嵇時平
俄羅斯國防部近日披露,美國花費逾2億美元,在烏克蘭開設了30多個生物實驗室,部分從事“研發生物武器部件”的工作。
俄方分析的文件顯示,由美國建立和資助的位于烏克蘭的生物實驗室內,進行了蝙蝠冠狀病毒樣本的試驗。俄羅斯“三防”部隊司令基里洛夫也提供了美國在烏進行生物軍事活動的細節,相關材料已在網上公開,全球可免費下載。
此前,美國副國務卿紐蘭在參議院聽證會上承認,烏克蘭確實有生物研究設施,但美方是同烏方合作,防止研究材料落入俄羅斯之手;而白宮新聞秘書普薩基連更8條推文,大罵俄方提供虛假信息,反稱是俄準備使用生物武器,但她避而不談美國的生物實驗室,也提供不出任何材料佐證。
這場交鋒正被推至高點。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國際社會對于美國的生物軍事活動早就有嚴重關切。美國在烏生物實驗室內存儲了大量危險病毒,而美國利用這些設施開展生物軍事活動,只是冰山一角。美國國防部以“合作減少生物安全風險”“加強全球公共衛生”等名義,在全球30個國家控制了336個生物實驗。包括在其境內的德特里克堡基地、在境外的336個生物實驗室到底干了什么?是否符合《禁止生物武器公約》規定?國際社會對此一無所知。
美國無疑欠世界一個解釋。
美國具體干了什么?國際社會一直有疑慮。而美國生物軍事活動的真正意圖是什么?答案呼之欲出,用生物戰影響他國安全、維系自身霸權。
作為社會經濟高度發達的頭號資本主義強國,美國在上世紀90年代基本完成了低端制造業的海外轉移,開始依憑IT、金融、軍事、傳媒等高精尖領域的領先優勢,維持全球霸權,坐收世界紅利。在這幾大支柱中,生物科技是極為重要的一個。
人類改造自然、發展生產力的實踐對象,雖以自然界為主,但亦包含人體自身。個人、群體乃至民族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態,是國家穩定的根基,也是社會發展的目的所在。因而生物醫學研究,歷來是各國重點投入的核心領域之一。
技術本無善惡,但在不同用心之人手中會導致全然不同的結果。早在80多年前,英國著名國際關系學者愛德華?卡爾就曾說過:“美國是利用善良外衣掩蓋他們自私的國家利益的藝術大師?!痹诿绹种?,生物技術不過是另一個棱鏡門中的互聯網,是維系其霸權的觸角。
同樣面對疫情威脅,以人為本、對人民生命安全負責的國家,不惜代價研發、制備疫苗,在創造接種速度奇跡的同時,無私支援四方;而只為少數階層利益服務的國家,則漠視國民無辜生命的逝去,把本可造福人類的領先技術,變作禿鷲啄尸的生意,更毫不負責地將他人國土變成生物武器試驗場。
是非曲直,當下立見。
百年變局,舊秩序與新格局艱難交替;多事之春,正路與邪徑的較量亦將趨于白熱。但孰善孰惡,皆在世人眼前。人亦如此,國家亦如此。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