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過國忠 通訊員 萬正初
當前,農業產業發展仍有瓶頸。該如何推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推動農業經濟高質量發展,讓鄉村振興行穩致遠?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宜興市西渚鎮白塔村黨總支部書記歐陽華認為,必須突出問題導向,實施精準分類施策,扶持發展特色產業,依靠科技人才,提高土地基本收益,讓農民飯碗端得更穩,把美麗鄉村建得更美麗。
“白塔村地處蘇南丘陵山區,也曾是宜興市出了名的經濟薄弱村。1992年,自己上任之初,村里窮得叮當響不說,還負債80多萬元,村干部工資年年打白條,村民們都過著苦日子?!睔W陽華說。
這樣的條件,何談致富?
“改變白塔村貧困落后的面貌,唯一出路就是轉變思維,充分利用村里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資源,盤活村民手里‘一畝三分地’,走生態高效農業特色產業的道路?!睔W陽華說。
據介紹,白塔村成立村級農業經濟合作社,與科研院校單位合作,解決種植業生產技術難題,把南天竹打造成白塔村村民致富的“金牌產業”。
目前,全村已有250多戶農戶種植3000多畝南天竹,輻射帶動周邊農戶種植南天竹近1萬畝?,F在,有的村民家庭僅種植南天竹,年收入就達7萬元。
2021年,白塔村針對土地品質退化和預防土壤污染等問題,專門邀請揚州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土壤醫院”的專家,實地對村內土壤進行有針對性的科學檢測,對富硒土壤的科學利用做出專業的分析建議,為農民增收提供技術保障。
此外,白塔村充分利用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和濃厚的紅色文化底蘊,先后引入各類資金2.8億元,探索“村集體+農民合作社+旅行社+農戶”發展模式,形成集循環農業、觀光園區、鄉村風情、精品民宿、主題農家樂等于一體的鄉村旅游產業鏈,打造出具有白塔特色的四大旅游園區,成為在長三角具有影響力的高效現代農業示范村和高校大學生“田間課堂”。
“目前,白塔村已經形成八大高效農業,年銷售農產品達1億多元,全村人均收入已突破5萬元,村級財政可支配收入也達到800多萬元,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睔W陽華說。
在精準施策上,他建議要出臺配套特色產業發展優惠政策,鼓勵各地積極探索特色產業發展的新路徑、新經驗,兼顧不同領域和行業發展特點,注重分類引導差異化發展,鼓勵試點先行、典型引路,引導不同區域結合實際打造特色產業發展樣板區,積極推廣特色產業發展的新經驗。
“要大力開支持展高標準美麗農田建設,按照綠化、凈化和美化的要求,打造一批美麗田園項目,鼓勵有資本、有技術、有市場的專業戶集中連片種植,全面提高農田基礎設施建設的標準,為打造特色農業基地提供保障?!睔W陽華說。
歐陽華還建議,要讓駐村科技人才能夠常態化深入基層指導農業生產,傳授農業技術和操作經驗,幫助解決農業生產和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的實際問題??蒲性盒RM一步轉變服務理念、服務方式,完善落實“駐村人才”扶持政策,鼓勵各類優秀技術、管理、經營人才扎根鄉村,或者通過“云端問診”“直播助農”等渠道,加強鄉村實用科技人才培養,為鄉村科技創新、產業升級注入新動能。
(萬正初供圖)
關鍵詞: 分類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