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李思文 實習生 賴鍵潮
答題就能獲得冬奧會志愿者、冬奧知識傳播助力大使證書,還能得到一個“冰墩墩”?近期,在北京冬季奧運會火熱進行的同時,一場假借冬奧會名義的騙局也在學生圈中快速傳播。
有不少在校學生告訴澎湃新聞,自己在朋友圈看到了好友轉發的“助力冬奧”活動海報,海報稱答題即可“助力”冬奧,然而報名后發現不僅要填寫姓名、家庭、電話等個人信息,還要轉發好友、加入“領取證書群”,最終證書沒有拿到,卻泄露了個人信息,還賠了“證書工本費”。
騙局最終敗露。2月18日,江蘇南通警方發布警情通報,稱破獲一起特大假冒冬奧知識傳播活動詐騙案,犯罪嫌疑人在沒有取得冬奧組委會授權的情況下,在全國范圍內發起了“‘魅力冬奧’冬奧知識傳播助力大使活動”,以發送虛假證書、冰墩墩禮品等,誘騙大中專院校在校學生填寫個人信息,并收取28元至36元不等的證書工本費牟利。“助力冬奧”虛假宣傳海報和警方現場查獲的“活動組委會”印章。
截至案發,該犯罪團伙已經非法獲取全國大中專院校在校學生的信息350余萬條,騙取部分參與者繳納證書工本費總計1000萬余元。
這場騙局何以在學生群體中如此“病毒式”大規模流傳?多名受騙學生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披露了背后更多細節。
“冬奧證書騙局”刷屏學生圈
在南通警方通報相關案情前,已有不少學生發現了問題。
小葵是一名在校大學生,她告訴澎湃新聞,春節期間,她在微博超話看見有人分享“答題獲取冬奧會志愿者證書”的海報,隨即通過掃描海報上的二維碼參與了答題活動?!昂笊险f只要參與答題,并分享給好友,邀請好友助力就可以獲得證書,后來才發現被騙了,他們根本就不是官方認證的機構?!?/p>澎湃新聞注意到,網上這類“答題獲取冬奧會相關證書”的活動有多個版本,證書類型多種多樣,不僅有志愿者證書、還有宣傳大使證書、冬奧知識傳播大使證書等。在微博有不少學生轉發該活動的海報,微信朋友圈更是“重災區”。
活動報名時要求填寫學生個人信息。
“朋友圈每天都有人轉發,最開始的時候都刷屏了,我覺得大家都在參加,就試一下。”廣州大一學生梁敏在寒假時通過朋友圈掃碼參加了名為“‘魅力冬奧’冬奧知識傳播助力大使活動”。她告訴澎湃新聞,報名時不僅要關注公眾號,還要填寫姓名、院校、電話號碼等個人信息,“我當時以為是真的,就填了,現在才意識到個人信息泄露了”。
梁敏說,題目十分簡單,有好友在朋友圈貼出了答案,自己直接對照填寫即可。然而答題后,發現仍需繳納28元證書工本費,同時需要填寫郵寄家庭地址?!拔矣X得28塊錢能買到一個冰墩墩也可以,就付了,沒想到到現在什么都沒收到?!?/p>2月16日,澎湃新聞記者搜索梁敏參加的活動,頁面顯示“活動已結束”,但仍可以參與“冰雪榮耀、唱響冬奧”的活動。海報聲稱,該活動由北京2022年《冬奧組歌》文化活動組委會主辦,然而掃描二維碼進入活動后,顯示是一個名為“高校行動”的微信公眾號,該賬號的主體為“河南厚山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與冬奧組委會并無關聯。
答題后要求轉達好友“助力”可獲得證書。
在答題前,活動要求學生先填寫姓名、院校、電話等個人信息。答題后則會生成一張查看活動進程的頁面,頁面顯示需要邀請三位以上好友助力才可領取證書,證書發放時間為2022年3月4日-5日。同時,頁面信息要求學生加入“證書通知群”,并表示“證書對學校綜測加分、德育素質加分、評獎評優、獲取獎學金等有巨大幫助……證書發放通知、活動重要通知將在群里發布”。
2月17日,澎湃新聞記者掃二維碼進入QQ群,發現群內一直處于禁言狀態,但能看到不斷有人掃碼進入群聊。
此前,澎湃新聞記者通過微信搜索“答題領取冬奧會證書”,可以看到不少公眾號都發布了相關文章,如《超高含金量【冬奧證書】來了,點我立即領取》《2022冬奧會榮譽證書,答題即可報名參加》等,標題皆以冬奧會作噱頭,稱只要答題并分享給好友助力,即可獲得相關證書。此類活動最早從2021年10月份開始,不少學生參與其中。
小葵告訴澎湃新聞,她周圍不少好友都參與了這些答題活動。“他們有些人本來不知道這些活動,但邀請他們“助力”后,他們也一起參與了?!毙】f,還有同學繳納三十元的證書制作費,然而繳費后石沉大海。活動要求學生加入“證書領取群”,稱證書可用于加分、評獎。
稱可評獎加分,全國數百萬在校學生被騙
針對以上情況,2月18日,澎湃新聞記者致電北京冬奧組委志愿者部,一工作人員表示,北京冬奧會志愿者招募工作早在2021年10月已經完成,一切文件、海報,以冬奧組委會官方發布為準。他告訴澎湃新聞,組委會此前也曾發布公告提醒公眾避免受騙。
澎湃新聞記者看到,1月24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官方微博就曾發布信息,稱“針對近期發現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殘奧會志愿者招募相關不實信息,發布公告”。公告指出:北京冬奧會賽會志愿者招募工作由北京冬奧組委負責,已于2021年10月完成。北京冬奧會城市志愿者由共青團北京市委員會和共青團河北省委員會統籌招募,其它任何企業、組織或個人以招募北京冬奧會賽會志愿者或城市志愿者的名義發布招募活動信息均為虛假信息,請各界人士避免上當受騙,如因此受到損失和不法侵害,請立即報警,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2月18日,江蘇南通公安局在其官方微博上發布信息,稱成功破獲一起特大假冒冬奧知識傳播活動詐騙案,抓獲涉案人員19名,案值逾千萬元。
案情介紹稱,一場名為“‘魅力冬奧’冬奧知識傳播助力大使活動”的線上答題在全國范圍內廣泛傳播。經初查,該活動主辦單位名為“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國際人才技能培訓基地”,主要針對大中專院校在校學生開展,活動實行“冬奧值”積分制度,報名后首先在10分鐘內答10道冬奧的常識題,答對6道即可加冬奧值10分。答題后,還要求填報所在學校、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等個人信息。參與過程中,需通過學習簽到、邀請報名等方式獲取“冬奧值”,達到一定分值可獲得一星至五星不同等級的冬奧大使稱號,在全國排名靠前的還可獲得定制手辦“冰墩墩”等限量獎品。
2月16日,南通、如東兩級公安機關抽調20余名精干警力,兵分兩路,分別在重慶、北京將19名涉案人員全部抓獲歸案,現場查獲作案用手機38部、電腦57臺、U盤16個,以及非法獲取的350余萬條公民個人信息,均為全國各大中院校在校學生為參加答題活動在線自主填報的。警方查獲的“獎品”“證書”等。
經警方查實,今年1月,犯罪嫌疑人李某輝伙同湯某峰等人在沒有取得冬奧組委會官方授權的情況下,依托互聯網開發了一個“競賽平臺”,精心設計了積分規則和活動海報,以公眾號、微信群、朋友圈推廣等形式,在全國范圍內發起“‘魅力冬奧’冬奧知識傳播助力大使活動”,以發放虛假“冬奧大使榮譽證書”、冬奧紀念禮品等為獎品,并宣稱所頒發的榮譽證書可作為大學生社會實踐加分、評獎學金等依據,誘騙各大中專院校在校學生進入“競賽平臺”,填寫姓名、手機號碼、身份證號碼、聯系地址等個人信息,并收取28元至36元不等的證書工本費牟利。截至案發,該犯罪團伙依托這一“競賽平臺”,已非法獲取全國大中專院校在校學生的個人信息350余萬條,騙取部分參與者繳納證書工本費總計1000萬余元。目前該案正在進一步辦理之中。
在警方通報后,澎湃新聞記者發現在微信公眾平臺上此類活動推文大多數已經被刪除,此前記者加入的“證書領取群”也已經解散。梁敏說,自己已經向微信平臺提出退款申請,希望能拿回已經繳納的費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