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矯陽
2月17日14時38分,由中交二航局參與投資建設的襄陽市東西軸線(襄江大道)魚梁洲過江隧道完成最后一節沉管安裝。至此,隧道10節沉管全部安裝到位。
魚梁洲過江隧道全長5.4公里,為國內整體規模最大的內河沉管隧道。其中,兩次下穿漢江的沉管隧道長1011米,由十節沉管組成。從籌備期開始,二航局項目團隊就始終把技術創新放在關鍵位置,開啟了自主研發,邁向國內首條沉管隧道建設全產業鏈國產化新征程。
由于漢江水文條件復雜,水下能見度不超過30厘米,加之沉管體型龐大,體量相當于一艘小型航空母艦,安裝難度可想而知。“此次安裝的第10節沉管全長91.5米,重約2.4萬噸,相當于約1.8萬輛小汽車的重量,是西汊水域體型最大的一節。”中交二航局項目負責人孫曉偉表示:“項目部還通過自主研發的沉管施工全過程信息監控系統監測調控,實時掌握沉管下沉過程中的姿態,確保對接全過程的安全和精度,將沉管成功下沉至漢江水下23米處,完美實現了沉管管節對接接頭偏移不超過20毫米,軸線偏差不超過50毫米的目標。”
魚梁洲過江隧道建設誕生了“三個最大”:即世界最大規模千米雙軸線沉管預制干塢、國內最大規模臨江超厚砂卵石強透水地層超深超大基坑、國內最大規模超深格型地連墻岸堤防護結構。
“我們自主研發的內河沉管基床高精度智能移位浮式整平船,圓滿完成對漢江水下14至28米的河床進行整平作業。”中交二航局技術中心副總經理馮先導表示,沉管隧道在一次舾裝階段,首次采用裝配式端封門結構,并將自主研發的國產GINA止水帶用于沉管隧道建設,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
下一步,項目部將對沉管干塢預制場“二次封閉”,吊裝雙壁鋼圍堰,填充水下混凝土,分次進行塢內水抽排,并順次安裝4層鋼支撐及附屬部件,確保塢內施工安全,然后進行1250米干塢現澆隧道施工,實現水陸隧道相接。
據悉,襄陽東西軸線(襄江大道)魚梁洲過江隧道通車后,將有力加快樊城、東津新老城區的聯通聯動,促進區域經濟發展,有效提升襄陽的區域影響力,助力襄陽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