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唯琦 科技日報記者 趙漢斌
“原來成品質量數據報表都要手寫,費工費時,現在使用生產信息管理系統后,我們不僅不需要手填報表,而且片煙和副產品的含水率都不用計算,效率提高了80%,工作量大大減輕!”云南煙葉復烤有限責任公司保山復烤廠生產技術室的小郭說。
據悉,生產信息管理系統是積極貫徹落實行業有關復烤企業“互聯網+”協同制造、信息化建設要求,以提高生產作業效率和減工增效為目標,通過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的應用,加快推進生產信息管理系統建設,構建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智能復烤”發展模式,推動生產、經營、管理、服務模式變革,有效實現了從原煙入庫、煙葉分選、生產加工、成品出庫等生產業務各個環節的質量管理信息化管控。
業務人員正在使用生產管理信息系統檢測成品片煙水分
該系統的建立,實現了一臺電腦對應多臺采集設備,分別對來料原煙物理特性、煙葉結構、梗結構、成品煙葉水分及溫度檢測,化學檢測等與質量相關的數據進行及時收集和存儲,形成原始質檢數據庫,質檢數據的實時采集大幅降低了手工錄入的錯誤,加快數據傳送的速度。多數量、多種類檢測儀器同時自動和半自動采集,大大減少計算機的使用數量,逐步實現無紙化辦公,提高信息化的整體水平,降低企業成本。
“現在我磨好煙樣,只要錄入箱號,掃描樣品盒上的條形碼后將樣品倒入紅外水分儀或者布拉本德烘箱進行檢測,水分數據就能自動錄入到電腦里,我再也不需要一邊檢測,一邊記錄數據了。”
“樣品稱重時,檢測結果自動就傳輸到電腦系統報表中,方便多了,原來都是每一次葉片結構檢測剛做完,就要趕緊計算結果,還要忙著去取下一組,時間緊得很,用了這個系統后呀,我都能輕松會兒了。”系統除了能自動記錄質檢結果外,還能及時將在線設備質檢結果和實驗室質檢結果反饋到生產車間操作站、現場大屏,從而指導生產一線操作人員做出相應處理。車間操作人員不需要像以前一樣“折返跑”,生產管理人員經授權后能直接掌握當前煙葉加工質量狀況,從而更好地指導生產加工。
“我們化檢室也是,煙堿的平均數和變異系數都自動生成了,都不用我們手工再計算了,結果又快又準。”
生產信息系統質量檢測統計界面
“確實是方便呢,現在我們相互都不用‘搶地盤’寫報表啦!”現在一談到生產信息管理系統,質檢室的工作人員紛紛夸獎。
通過生產信息管理系統質量監管平臺建設,有效解決了質檢過程中傳統信息傳遞慢、效率低、準確率不高等問題,實現了對生產運營業務數據與實時數據長期保存,為數據挖掘提供良好基礎。下一步,保山復烤廠將更主動地適應“互聯網+”發展新要求,不斷完善平臺建設,實現質量管理過程全覆蓋,達到數據實時可見、可分析、可預測,更好地滿足客戶遠程監管需求。
(趙唯琦 供圖)
關鍵詞: 質量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