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劉廉君
以“十年磨一劍”精神在基礎研究“最先一公里”精耕細作,允許“十年不鳴”,爭取“一鳴驚人”。把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大力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切實抓好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最后一公里”。1月26日召開的2022年河北省科技工作會議上,河北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龍奮杰說,河北省正在搭建項目評估和成果評價系統。
據介紹,從河北省產業高質量發展需求和高校院所技術供給出發,該系統在“評什么”“誰來評”“怎么評”“怎么用”四個方面明確思路和措施,著力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化。
圍繞“評什么”,依托河北省成果展示交易中心,通過梳理產業龍頭企業、科技型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的技術需求,并通過“揭榜掛帥”、聯合攻關、從省內外高校院所引進等形式進行技術供給匹配,形成用于開展評估評價的項目庫。
圍繞“誰來評”,按照“三步走”的思路發展河北省評估評價機構,依托河北省產業研究院成立專業化試點評估機構;在試點基礎上,引導全省骨干高校技術轉移機構開展評估評價;研究制定河北省評估評價機構標準和通則,建設一批市場化運營的第三方評價機構。
圍繞“怎么評”,建立河北省評估評價規范。將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的研發活動劃分為包括項目研發、成果轉化的13級。通過評估評價,準確表征項目和成果的技術先進性、技術成熟度、產業化前景、市場價值和轉化風險等,為項目和成果開展技術交易、成果轉化、技術融資、政府扶持等社會經濟行為提供價值參考。
圍繞“怎么用”,讓資本讀懂科技,構建“評估評價結果信息公開+財政科技資金支持+社會多元化投融資”的“科技招商”政策工具包,完善高新技術從概念提出、實驗室驗證到轉化應用的全鏈條投融資措施。
同時,河北省繼續堅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鍛造“殺手锏”。繼續堅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強民生領域科技供給,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斷提高生活獲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