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李春梅 科技日報記者 雍黎
除夕夜通宵“斗地主”后,48歲的牟先生突然胸部和背部就痛起來了,被送至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緊急搶救才轉危為安。2月7日,記者從重慶新橋醫院獲悉,該院心血管外科大年初一接診了三例這樣非常兇險的主動脈夾層患者。專家提醒,這個病容易因為情緒激動、節假日勞累或者生活不規律誘發,廣大群眾在春節歡聚之時,更應該注意這個病。
主動脈夾層為什么更“青睞”節假日?
新橋醫院心血管外科主任肖穎彬教授介紹,每年搶救主動脈夾層患者不在少數,從科室的統計數據看,許多夾層動脈瘤患者發病是在秋冬季節變化和節假日,這是很多患者因為血壓高或者有基礎心臟病患者,容易受天氣寒冷和情緒不穩定、生活不規律等影響血壓升高,容易誘發主動脈夾層。而大年初一接診的3名患者,恰恰是因為情緒激動、節假日勞累或者生活不規律誘發的。
48歲的牟某,重慶沙坪壩人,在大年三十晚上通宵斗地主,大年初一凌晨5時許發病,突然胸部和背部劇烈疼痛,于早上6:30被緊急送至新橋醫院;26吳某,來自重慶武隆,大年初一上午11時左右上廁所起身時,突然出現胸痛、背部撕裂性的疼痛,家人將其送至當地醫院,被確診為馬凡氏綜合征引起的主動脈夾層,由于當地醫療條件有限,馬上轉診至新橋醫院;63歲的謝大爺,來自四川宣漢,當天正在親戚家聚會,突然下午發生胸痛等癥狀,送至當地醫院,由于病情太兇險,讓立即轉診新橋醫院。3名患者最終在新橋醫院心血管外科專家們的積極搶救下,成功接受了手術。
肖穎彬教授特別提醒廣大市民,日常生活中,高血壓患者需堅持服藥、控制血壓、穩定情緒,避免一些相對刺激和激烈的活動,保持規律生活作息,這些對于預防急性主動脈夾層非常重要。對于有基礎心臟病的患者,在定期隨訪復查的同時,同樣要注意避免一些相對刺激和激烈的活動,保持規律生活作息。
什么是主動脈夾層?
夾層動脈瘤指的是主動脈內膜和中層撕裂形成內膜破口,使中層直接暴露于管腔,主動脈腔內血液在脈壓的驅動下,經內膜撕裂口直接穿透病變中層,將中層分離。這個疾病是高血壓、動脈硬化者高發疾病,而且夾層動脈瘤是種極兇險的疾病,引起猝死的兇險度遠超任何腫瘤。每年夾層動脈瘤的發病人數至少達到5萬例,夾層動脈瘤往往起病急,發展快,病情兇險。
相關資料顯示患者送達醫院前死亡率達21%,24小時死亡率達50%,1周內死亡率超過68%,嚴重危害到國人健康。新橋醫院心血管外科主任肖穎彬教授提醒廣大市民,如果家人或者身邊有人突發胸痛、腹痛或是夾層動脈瘤早期癥狀,應馬上趕往就近的有心血管專科的醫院動手術。
主動脈夾層發病主因有哪些?
夾層動脈瘤的病因很復雜,常見的誘因有高血壓、動脈硬化、結締組織遺傳性疾病、妊娠、外傷、馬凡氏綜合征等,其中以高血壓和動脈硬化最常見。
隨著我國人群飲食結構的迅速改變、競爭壓力的增大、生活節奏的加快和運動的減少,高血壓發病率明顯升高,已達10%,患者高達1.2億,并以每年新發300萬人以上的速度繼續增長。據報告,我國高血壓發病率呈現兩個特點:一是年輕化趨勢升高,二是不穩態高血壓患者增多。這就更易于導致夾層動脈瘤的發生。這也是我國夾層動脈瘤發病率明顯上升的主要原因。
主動脈夾層發病征兆有哪些?
突發胸痛背痛:臨床上有90%的患者首發癥狀為突然發生的、持續性的、進行性加重的劇烈胸痛或背痛,疼痛常在做某些突發動作時出現,如提重物、打籃球及異常激動時,甚至打哈欠、咳嗽、用力排便等動作也可誘發。由于呈刺痛、撕裂樣或刀割樣疼痛,患者往往不能忍受,此時大汗淋漓,有瀕死感,甚至因疼痛而昏厥。
胃腸道癥狀:若夾層波及主動脈遠端,患者可有腹痛、嘔血等癥狀。
休克:患者面色蒼白、大汗、精神緊張或暈厥,四肢末端濕冷,但血壓多維持在高血壓范圍內或略有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