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王祝華
“海口國家高新區去年前11個月的營收已破萬億元,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均遠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月28日,海口市人大代表、海口國家高新區發展控股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龍翔春在海口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代表通道”現場接受采訪時說。
海口國家高新區是海南省唯一的國家級高新區,也是海南自由貿易港11個重點園區中唯一涵蓋“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三大主導產業的園區。歲末年初,這個園區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招商引資“成績單”。
2021年海口國家高新區引進、新增市場主體3359個,59家企業通過高企認定。園區美安生態科技新城建成新藥創制產業創新園廠房共計17萬平方米。新開工29萬平方米標準廠房的建設,其中云龍產業園的標準廠房定位為降解材料生產研發平臺,生物降解材料產業已初具規模。高新區管委會圍繞降解材料的改性、制品、檢驗檢測、研發、交易展示開展全產業鏈招商,累計落地企業19家,形成產能約19萬噸。在產城融合方面,園區已建成安居房共1800余套。同時落戶在美安的上海世外學校已實現招生,園區生產和生活方面的配套進一步完善。
龍翔春介紹,隨著自貿港政策的落地,去年海口國家高新區發展控股公司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資產總額達到122億,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2億,各項經營指標都是歷史上最好的一年。
園區高質量發展必須進行投融資模式的創新,必須加快產城融合的步伐。龍翔春表示,今年將重點開展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是創新園區投融資模式。高新區的美安、獅子嶺和云龍等幾個產業園區的二期開發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園區管理企業正在探索“肥瘦搭配”模式,將園區中內在關聯性較強的基礎設施項目和有一定收益的項目,如安居房、標準廠房統一立項,捆綁打包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同時撬動更多的社會資本參與到園區的建設中來,促進園區建設可持續發展。
二是做大做強平臺公司,整合優質資源注入平臺公司,提升平臺公司信用等級和自我造血能力。同時,積極探索平臺公司和省屬國企、央企、專業的園區運營機構合作,進一步提升園區運營能力。
三是加快園區產城融合發展。按照“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發展的理念,不斷加快完善教育、醫療、生態、文化、體育、交通等公共服務設施。今年,園區美安生態科技新城和云龍產業園啟動新的標準廠房的建設,為生物醫藥和生物降解材料產業再助力,并計劃在園區啟動1000套安居房的建設,以滿足企業管理人員和產業工人多元化的住房需求。
(圖片來源:海口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