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王祝華
“今后五年,建設高水平國家創新型城市,大力發展以先進制造業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培育打造海口新藥谷國家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培育千億級數字經濟產業鏈。”1月28日,在海口市十七屆人大一次會議上,海口市市長丁暉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海口力爭2026年高新技術企業超1200家,高新技術產業規上企業營收突破2000億元。
協調推進高水平創新型城市建設,是2021年海口市重點工作。記者了解到,2021年,海口市主導產業持續壯大,其中,高新技術企業增至771家,高新技術產業規上企業營收增長33.5%。
海口多項主要經濟指標持續向好,園區發展貢獻不容小覷。江東新區總部經濟和臨空產業聚能成鏈,入區企業稅收增長187%;引進外資連續兩年超過10億美元,穩居全省第一。海口國家高新區簽約落地產業項目39個,設立海南首個藥械創新服務站,引進以嶺藥業等9家醫藥頭部企業集聚落地,在全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都排名快速提升。海口復興城產業園國際數字港加快建設,數字經濟產業規模占全省比例超40%。
丁暉表示,2022年,海口將繼續加快重點園區發展,包括:江東現代服務業示范區建設航空產業功能區和臨空產業集聚區;海口國家高新區加快海口新藥谷國家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以及觀瀾湖世界新能源汽車體驗中心建設;海口綜合保稅區要大力引進“高質量、高附加值、高技術”加工增值項目,打造先進制造業集聚中心;海口復興城產業園加快國際數字港、國家文化出口基地等項目建設,拓展年輕人創新創業空間。
特別是在高新技術產業方面,海口將圍繞國家創新型城市創建“七大重點工程”,抓好創新成果轉化、創新人才引育、創新主體培育、創新創業平臺建設等。重點加快生物醫藥、高端醫療器械、智慧醫療與大健康產業集群發展;壯大數字經濟產業;鼓勵支持本土創新創業企業發展壯大,加快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另外,海口要加快“智慧海口”建設,提升通信服務基礎能力;推進數字經濟、數字治理、數字基建等重大領域項目落地建設;推動城市大腦、國際數據中心等項目加快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