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馬愛平
冬季天氣寒冷,室內外溫差大,可能會引起血管收縮,導致血壓升高,加重心臟負擔;同時,接踵而至的感冒、咳嗽等疾病引起的呼吸道感染,也會導致呼吸功能減退、心率加快,增加心衰發生風險。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教授周京敏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呼吁,心衰是慢性疾病,患者除了規范治療外,也要注重疾病的科學管理。
心衰全稱為心力衰竭,是指各種原因導致心臟泵血功能受損,心排血量不能滿足全身組織基本代謝需要的臨床綜合征,是各種心臟疾病的嚴重表現或終末階段。其中,射血分數降低的心力衰竭(HFrEF)是心衰的一個主要類型。數據顯示,我國心衰患者高達1370萬,占全世界心衰患者總數的30%,約有40%的心衰為HFrEF。
“人體的心臟如同一臺‘水泵’,不斷地將含氧血液輸送到全身各個器官;隨著時間推移,當‘水泵’受損或負荷加重,無法正常工作,向全身泵出充足血液的能力逐漸下降,導致身體各個臟器供血不足,就會出現心衰?!敝芫┟舯硎?。
在日常管理中,周京敏強調,心衰患者要注意保暖防寒,外出最好戴口罩、圍巾,避免受涼感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堅持鍛煉身體,合理安排作息時間,避免身體過度勞累;多吃水果蔬菜,保證均衡營養,注意限鹽、限水;戒煙戒酒,保持心情愉悅,對于減輕病痛、遠離心衰有一定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