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王延斌 通訊員 李超
這次山東省“兩會”,山東省人大代表、山東建華中興手套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建華公司)創始人陳建華帶來了一件禮物——防切割短道速滑運動服。準確地說,這件禮物是送給北京冬奧會賽場上的奧運健兒的。
從表面上看,這件運動服并無不同,但其最大亮點——防切割,卻讓這件運動服顯得與眾不同。陳建華代表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在短道速滑項目中,運動員會被倒地隊友或對手撞倒,導致冰刀劃傷運動服,這款運動服采用先進材料,可以防止上述現象發生。
防切割短道速滑運動服(李超供圖)
“為做好北京冬奧會備戰工作,山東啟動實施了重大科技創新工程科技冬奧項目立項。”山東省體育產業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陳愛輝表示,防切割滑冰服(即防切割短道速滑運動服)便是其中一項。
記者了解到,制造上述滑冰服首先要解決防切割材料問題。領到任務后,建華公司成立創新團隊與國內科研院所材料專家聯手,最終通過混紡工藝實現了突破,但材料的優異防切割特點也帶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裁剪困難。
創新團隊成員們發現,采用傳統沖壓式的裁剪,根本剪不斷這種材料。于是,他們改用電剪刀,但這種手段又帶來了滑冰服卷邊問題,并導致裁片環節會出現變形、脫絲問題。
經過長時間的嘗試之后,激光裁剪解決了上述問題。
陳建華代表告訴記者:“經過測試,我們運用這種技術打造的防切割短道速滑服與國際一流冰雪運動裝備絲毫不差,成本卻降到了對方的一半以下。”
在建華公司,類似這樣的高科技產品還有不少。不久前,科技日報記者拜訪建華公司時,陳建華曾展示了一款電加熱手套,“這個可以在零下30℃、40℃,呆5個小時以上都沒問題,現在是每年出口1萬多雙。”陳建華說,“僅這一款產品,2020年,就給我們帶來近700萬元銷售收入。”
通過科技創新打造新產品,利潤比普通手套多出好幾倍,這家科技型企業顯然嘗到了甜頭。
值得注意的是,建華公司所在的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是我國最大的手套生產基地,滑雪手套出口占全國的近八成。近年來,他們加強科技創新力度,研發出防火、防穿刺等功能性手套,不斷提升附加值,并發展電商團隊,打造自主品牌產品,逐步打通國內、國際兩個市場。
陳建華深有感觸地說:“要舍得花錢,多與高校院所搞合作,要有給各個平臺都有合作的這種魄力和胸懷,這樣你才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把你的產品、把你的品牌推向市場。”
這次上會,陳建華也帶著自己的心愿:他期待著嘉祥手套產業園能升級為冰雪運動服飾產業園,帶動更多中小企業走到科技創新的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