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葉青 通訊員 曾勇
19日,是2022年春運的第三天。傍晚時分,剛吃過晚飯的廣鐵集團廣州動車段消毒隊隊長吳瑩鋒立刻去領取了今天的任務清單,他數了數,今晚大概需要消毒43列高鐵動車組。這又是一個要通宵達旦的夜晚。
“這是我們的工作常態。”吳瑩鋒邊說邊戴著防護罩,背上沉重的消毒設備,全副武裝地前往廣州南站存車一場進行消毒作業前準備。存車一場和二場是高鐵動車組等待進入檢修庫的臨時“停車場”。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一列列動車組從線上回來,緩緩駛入。吳瑩鋒和隊友們進入了一天中最繁忙的作業時段——首先迎接這一列列“回家”修整動車組的,是消毒隊提供的“夜消”服務。即對每一趟入庫動車組進行全面消毒,保障春運旅客安全出行。
“我負責空氣消毒,你負責物表消毒。”吳瑩鋒和隊員傅小峰簡單分工后,就開始忙碌起來。吳瑩鋒背著消毒水,仔細地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噴殺,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他倒著走,從里面開始一直退向車外。
“扶手、門把手、小桌板是旅客使用頻率最高、身體接觸最多的物件。這些地方要手工消毒。”傅小峰一邊說,一邊對桌椅小桌板背面擦拭消毒。
消殺過的車廂里彌漫著一股酸酸的味道。“消毒藥水是過氧乙酸的水溶液,勁頭很大。即使按千分之五配比出來,還是有強烈刺鼻味。”吳瑩鋒指著裝備告訴記者。
只見傅小峰把手從手套拉出來,食指中段有一塊新長出來的皮膚。“手套上有殘留原液,取出來時不小心接觸,然后脫皮了。”傅小峰說。
此時,另外兩個消毒隊員蕭焯禧和梁宇軒上了另一趟動車組開始作業。
“有時候,在存車一場沒有完成作業,就會跟著動車組跑到存車二場,二場一般會吸污,隔著防護罩還是會聞到腥臭味。”傅小峰笑著說。
21時,5趟動車組消毒完畢,盡管廣州今天氣溫只有10度,但他們已滿頭大汗。“消毒設備有30斤重,一列短編動車組200多米,一列長編動車組400多米,要消耗我們不少體力。”因此,吳瑩鋒時常提醒隊員們要多吃牛肉,增強體力。
凌晨3時,他們轉場到檢修庫,那里還有20趟動車組等著他們消毒。
“我們要對每趟今天要上線的所有動車組消毒。”清早8時,經過13個小時作業,吳瑩鋒團隊完成了43趟動車組消毒工作。吳瑩鋒團隊一共9個人,都是90后,分白班和夜班兩班作業。自去年發生疫情以來,他們這支“夜消”隊已經確保了4萬多組動車組安全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