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華凌
不久前,一位來自北京朝陽區高新技術企業的員工,成為北京市首位按照支持《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和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境外職業資格認可目錄(1.0版)》(以下簡稱《目錄》)便利政策,成功辦理北京市工作居住證的專業人員。目前,北京市已為74家企業提供93人次的證書查詢服務。這是記者2021年12月31日從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獲悉的。
為提高人才流動便利度,助力首都優化營商環境,吸引境外高水平專業人員來北京創新創業,北京積極探索國際職業資格認可工作,在去年9月6日的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首次發布這一《目錄》,其首批認可的82項境外職業資格,涉及金融、教育、科技服務、體育運動等急需專業領域,如金融分析師、精算師、軟件開發人員、滑雪教練等職業資格;覆蓋美、英、德、法、新加坡等15個國家和地區。按照國際慣例,職業資格是對專業人才在學識、技術、能力方面的認可,是求職、創新創業和單位聘用的主要依據,因此,北京本市對持《目錄》中境外職業資格的專業人才提供了“3+2+1”的支持政策。
對持有《目錄》中境外職業資格的外籍人員,其境外從業經歷可視同境內從業經歷;在辦理工作許可業務時,不受學歷、學位、工作經歷限制,年齡可放寬至65周歲(高精尖產業領域可放寬至70周歲);在辦理出入境業務時,可辦理有效期5年以內的多次簽證或居留許可,符合條件的納入辦理永久居留便利通道,口岸簽證政策恢復后可向公安機關口岸簽證部門申請口岸簽證。
對持有《目錄》中境外職業資格、與在京單位建立人事勞動關系的中國籍人員,符合條件的納入北市人才引進和工作居住證辦理范圍。此外,對持有《目錄》中境外職業資格的專業人員,北京市相關行業部門在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社會保障、評價激勵等方面給予支持和保障。
境外職業資格證書多數由境外機構頒發,真實性鑒別較為困難,需在境外頒發地和使領館分別公證和認證,耗時長且費用高,需30至90個工作日、花費1000至2000元人民幣,成為國際專業人員來京工作的障礙。為此,北京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會同北京外企人力資源公司搭建了首個省級境外職業資格查驗服務平臺,通過境外網站、郵件、電話等渠道,對《目錄》中境外職業資格免費查驗,查驗時間縮短至5-30個工作日,驗證結果可作為單位用人、辦理工作許可和停居留、人才引進等重要依據。
該《目錄》向世界釋放了北京經濟和社會發展急需國際專業人才的重要信號,吸引和鼓勵相關專業領域國際專業人才來京工作,并為用人單位全球尋訪專業人才提供了指導。下一步,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將會同相關部門,根據需要對《目錄》升級完善,不斷擴大北京境外職業資格查詢驗證服務平臺的影響力,推動驗證結果在更多行政服務事項中的應用,為國際專業人才提供更多高質量的便利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