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操秀英
國家版權局近日正式印發《版權工作“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兑巹潯坊仡櫫恕笆濉睍r期全國版權工作取得的成績,分析了當前面臨的形勢和任務,明確了“十四五”版權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對全國版權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
《規劃》明確,到2025年,版權強國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版權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重要進展,版權法律制度體系更加完善,版權工作法治化水平大幅提高;版權執法監管不斷加強,版權保護水平顯著提升;版權社會服務能力明顯提高,版權產業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版權涉外工作深入推進,在國際版權體系中的話語權、傳播力和影響力不斷提升;版權宣傳教育持續深入開展,尊重版權的社會風尚更加濃厚,版權營商環境明顯優化,版權保護社會滿意度保持較高水平。
《規劃》從進一步完善版權法律制度體系、版權行政保護體系、使用正版軟件工作體系、版權社會服務體系、版權涉外工作體系、版權產業發展體系6個方面提出了26項重點任務,包括健全版權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度,推動修訂完善著作權法規和部門規章,制定、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和民間文學藝術作品著作權保護條例;堅持全面加強版權保護,推動新業態新領域版權保護,加強版權執法協作,強化社會監督共治,加強長效機制建設等。
《規劃》明確,到2025年全國作品登記數量超過500萬件;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數量年均增長12%以上,2025年全國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數量超過300萬件。到2025年,版權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到7.5%左右,核心版權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提高到4.75%左右。
在推動新業態新領域版權保護方面,《規劃》提出,將網絡領域作為版權保護主陣地,加強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開發運用,提升傳統文化、傳統知識等領域的版權保護力度,完善體育賽事、綜藝節目、網絡直播、電商平臺等領域版權保護制度。依托國家版權監管平臺,進一步擴大監管范圍和監管對象,深入開展對新型傳播平臺的版權重點監管工作。支持數字版權保護技術研發運用,充分利用新技術創新版權監管手段,提高執法有效性和精準度,加強對版權治理熱點難點問題的研究與監管,完善打擊網絡侵權盜版的快速反應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