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雍黎 實習生 單倩瀾
12月27日,記者從重慶市水利局獲悉,重慶市豐都縣梨子坪水庫工程榮獲2019-2020年度中國水利工程優質(大禹)獎。工程設計創新在溢洪道出口采用燕尾挑坎技術,不僅減少開挖,而且綠色環保,消能效果好。這也是重慶市水利工程建設歷史上的第4個大禹獎。
梨子坪水庫工程。重慶市水利局供圖
創新采用燕尾挑坎 工程應用“四新”技術
據了解,豐都縣梨子坪水庫工程是一座具有城鄉供水、農業灌溉等綜合利用功能的中型水利工程。水庫為混凝土面板堆石壩,最大壩高77.7米,正常蓄水位428米,總庫容2116萬立方米,設計灌面2.1萬畝,城鎮及農村人畜供水量2003萬立方米,總投資5.3億元。
“大壩的下游河道為L型彎道,山高坡陡,我們設計創新在溢洪道出口采用燕尾挑坎,消能效果好,減少開挖,綠色環保。”重慶市水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它能使水流在挑坎出口后橫向收縮、縱向拉伸,從而形成典型的窄縫水舌形態,但挑坎側墻所承受的壓力卻不明顯增加。
此外,取水塔采用了圓形筒體結構,結構抗壓性好,節約了投資。工程設計榮獲重慶市水利工程建設設計優秀二等獎、重慶市水利設計科技成果獎。
據了解,該項工程施工應用了“四新”技術。其中,采用滑輪組牽引組合式滑模澆筑,由中央板條向兩側跳倉澆筑,混凝土面板單元工程優良率達到93.3%。通過自主研發止水銅片成型機構,實現止水銅片整條安裝,解決了止水銅片安裝質量控制難的問題。項目榮獲1項水利行業工法、1項水利優秀QC小組I類成果、11項國家專利,工程榮獲全國水利建設工程文明工地、重慶市水利工程文明工地。
梨子坪水庫蓄水情況。重慶市水利局供圖
4年歷經3次汛期 攔蓄洪水總量1500萬立方米
“水庫從2017年10月下閘蓄水運行,至今已經歷經了3個汛期多次洪水的考驗,攔蓄洪水總量達到1500萬立方米。”該負責人介紹,大壩面板及帷幕防滲功能良好,沉降均勻穩定,最大累積沉降量22.28厘米,最大滲流量每秒26.64升,遠小于設計允許值,建筑物各項指標監測均滿足設計要求,經鑒定,大壩安全可靠。
截至目前,該工程累計發電量約1000萬千瓦時,累計供水5000余萬立方米,灌溉農田5萬余畝次,為豐都縣城及下游20余萬人的生產、生活用水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有效解決了2.1萬畝農田灌溉用水問題,間接促進農民增收5000余萬元。
此外,豐都縣梨子坪水庫工程參評單位工程8個,分部工程68個,單位工程優良率100%,分部工程優良率90.2%,平均外觀質量得分率95.8%,經重慶市水利工程質量監督中心站核定為優良工程,獲得重慶市水利工程優質獎。
中國水利工程大禹獎又名“中國水利工程優質工程獎”,是中國水利工程行業的最高獎項,由水利部委托中國水利工程協會組織評選產生,獲獎的均是質量優良、管理科學、工程效益、社會效益顯著且建設水平國內領先的優質樣板工程。全國有45座水利工程獲得2019-2020年度中國水利工程優質(大禹)獎,其中僅有7座水庫工程。這也是繼大足玉灘水庫、合川趙家渡防洪護岸生態治理綜合工程、黔江老窖溪水庫之后,重慶市水利工程建設歷史上的第4個大禹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