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陳曦 通訊員 付坤
12月27日,南開大學免疫學研究所正式成立,促進南開大學免疫學學科的發展,推動免疫學基礎研究與成果轉化應用。
宗琪琪 攝
據悉,南開大學免疫學研究所的學科發展方向為:免疫學基礎研究與臨床應用研究,系統性地闡述免疫反應的分子調控機制,發展針對疾病的治療手段。研究所將主要圍繞感染免疫與炎癥、自身免疫病與炎癥以及炎性腫瘤微環境的重塑與調控開展系列研究。
南開大學免疫學研究所將充分發揮該校知識創新主體作用,吸引集聚培養國內外優秀科技人才、創新團隊,增強校際、國內外、學科間和產學研交流合作,形成京津冀乃至全國范圍的科研力量交流中心。通過協同攻關免疫學難題,破解技術瓶頸,在國際免疫學研究中引領世界科學前沿,為國家培養新生代的高新技術戰略儲備人才。研究所的建立將會形成京津滬免疫所相互支持多元發展之勢,極大促進免疫學研究領域的國際合作。
中國工程院院士、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表示,免疫學已成為當今生命科學的前沿學科和現代醫學的支撐學科之一,全球新冠肺炎的大流行更彰顯了免疫學的重要性,也對免疫學學科提出了新的挑戰。當前,以科技創新推動國家事業發展和民族振興,是每一位科技工作者的責任,推動南開新百年事業發展,也是擺在所有南開科研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務。希望在各位專家的支持下,免疫學研究所未來能夠成為科研創新的高峰、人才聚集的高地和科研成果轉化應用示范基地,為青年學者搭建事業發展平臺。
在學術報告環節,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免疫學會監事長田志剛,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邵峰,陸軍軍醫大學教授、中國免疫學會理事長吳玉章,北京協和醫學院特聘教授、中國免疫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黃波等專家,作了題為“合成免疫技術與智能型細胞治療”“新冠病毒的七寸:肺泡巨噬細胞的內吞體”“抗體應答調控”等學術報告,交流分享了免疫學最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