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王延斌
當陸上風電的布局呈飽和狀態時,地處泰山腳下的山東泰開電力電子有限公司(下稱泰開電力電子)將目光瞄向了海上風電關鍵技術的研發——“新型柔性高壓動態無功補償裝置關鍵技術研發及產業化推廣應用”攻克了大功率無功補償裝置在海上風電應用場景中的現實難題,實現了清潔能源的高效傳輸。
憑借行業第一陣營的實力和核心競爭力,泰開電力電子贏得了“揭榜掛帥”專家組的認可,獲得了8A的最高評價。這也意味著在榜單中,該企業屬于“優先資助”陣營。
對山東省泰安市來說,這是前所未有的嘗試。今年九月份,聚焦制約地方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該市發布《2021年泰安市科技創新重大專項“揭榜掛帥”科技人才項目指南》,瞄準高端裝備和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等40項重大關鍵技術需求榜單,尋找英雄,“誰有本事誰揭榜”。
科技日報記者注意到,去年5月份,《山東省重大科技創新工程項目管理暫行辦法》下發,其率先以規范性文件,推行組閣揭榜改革。如今,泰安市“揭榜制”遵循著同樣的邏輯,可謂“既頂了天又立了地”。
事實證明,這一嘗試大獲全勝。
他們以3780萬元的政府資金撬動7.13億元的社會研發總投入,更實現了產業“延鏈、強鏈、補鏈”的目的,實現了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泰安市“揭榜制”實現了“一舉多得”。
對正在加快建設新型工業化強市,強力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實施規劃落地的泰安市來說,上述改革成為事關全局,尤其關鍵的一步棋。
專家那里通不過,哪怕龍頭也立不了項
泰開電力電子獲得8A最高評價,并不偶然。
據了解,近十年來,中國海上風電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跨越,2019年中國海上新增裝機容量占全球40%。但大市場背后是大挑戰。在泰開電力電子項目負責人申寧看來,現階段,海上風電還需在技術、施工、運維、管理等方面進行大量的技術創新。
“大功率IGBT(絕緣柵雙極性晶體管)并聯靜動態均熱流和散熱效果差,超大容量SVG(靜止無功發生器)深度補償性能提升及系統諧振抑制方法難題,海上風電SVG惡劣環境下可靠性。”
破解申寧眼中的上述三大難題,便成為這一揭榜掛帥項目的創新點。
在評審專家看來,電力電子設備擁有足夠寬度的新賽道,屬于朝陽產業,更是泰安大力發展的產業;在雙碳背景下,它們的面世將助新能源發展一臂之力;同時上述項目“不是老舊技術的包裝”,而是踏踏實實,破解了難題。
因此,它獲得評委青睞成為順理成章的事情。
“揭榜制”的落地是好事,但好事辦好向來不易。為此,泰安市科技管理部門費了不少心思。
記者了解到,把握“科學、客觀、公平、公正”原則,泰安市科技局首次奔赴600公里之外的山東省威海市,邀請12位技術專家對46個項目進行評審,每位專家獨立對項目進行評分,滿分100分,85分以上為A類,優先支持;84-70分為B類,建議支持;70分以下為C類,不予支持。
泰安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向記者強調:“我們尊重專家的專業意見。他們那里通不過,哪怕龍頭也立不了項。”
獲得高分認可的不僅僅是這一家企業。在揭榜制下,更多蟄伏的實力英雄在泰山腳下脫穎而出。
得益于強大實力,泰邦生物公司也在此次“揭榜掛帥”中脫穎而出。圖為該公司科研人員正在做實驗。 泰邦生物公司供圖
它就像天使基金,倒逼著我們去主動創新
在獲得“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桂冠,并將技術輸送到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之后,山東路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路德新材料)有了新的目標。
現在,剛剛拿下的揭榜掛帥項目“環保及應急防護工程用高強耐堿性多重復合防滲材料關鍵技術研發”成為他們的新戰場。
土工合成材料,應用于巖土工程和土木工程建設的、以合成材料為原材料制成的各種產品的統稱。在各地的基礎設施建設熱潮中,市場對高技術含量的土工合成材料需求旺盛。
而路德新材料的競爭力便體現在高強度、耐腐蝕、耐堿性,既環保,又可靠等硬性指標上。該公司副總經理趙純鋒向記者介紹,在高速公路、地鐵工程等基建中,這種材料甚至要替代鋼筋使用。正是因為這種競爭力,其技術被應用于京滬高鐵、港珠澳大橋、北京大興機場、張家口冬奧會工程等國家重點工程中。
“英雄不問出處,誰有本事誰揭榜。這讓我們脫穎而出。”趙純鋒表示。項目帶來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一方面,它扮演著天使基金的作用,孕育著企業下一步的“拳頭產品”;另一方面,路德新材料柔性引入了浙江大學教授,并與石家莊鐵道大學建立了深度合作。
對企業來說,這是一個機會,更是挑戰。趙純鋒坦言:“它倒逼著我們直面難題,主動創新,接受一個又一個挑戰。”
“揭榜掛帥”在泰安的首次落地,給那些缺少“帽子”,卻身懷絕技的科技型企業崛起的機會。在此背后,傳統的科研項目管理方式在變,科技管理部門的角色在變。
如今,科技管理部門早已從以往的管理者變身為如今的服務者。他們應時而變,改革重大科技項目立項和組織管理方式,在申報、受理審查、評審等關鍵環節堅持全過程留痕,可查詢、可申訴、可追溯;同時,項目揭榜全流程網上辦理,全部“云上辦妥”,讓科研人員“零跑腿”。
塑造科技生態,越來越多年輕科研團隊脫穎而出
山東泰開高壓開關公司技術人員李偉更愿意用電網“路由器”來形容該公司“十年磨一劍”的代表作——低壓交直流互聯裝置。
大規模的新能源設備接入到未來的電力系統中,增加了電力系統的復雜度和控制難度。而這種電網“路由器”可充當新能源設備和電力系統連接的樞紐環節,提升新能源設備接入的電力系統的穩定性控制,多尺度功率調節和故障診斷保護。
李偉和同事們相信,在雙碳戰略背景下,這是一條有前景的賽道。當然,專家們也是這么想的。他們用投票表明了態度。
對這家國內高壓開關行業的翹楚來說,“揭榜制”早已超越了證明自己的階段,因為在泰安市,他們早已是行業“龍頭”。這次揭榜,他們更像是重新梳理成長邏輯,是開拓未來之舉。李偉說:“我們企業的成長收益于政府項目的持續支持。而現在,在時代的風口下,我們又站到了新的平臺上,利用揭榜制,將企業技術的定位到整個行業、整個產業的需求上。”
這種對產業鏈的重新塑造正是泰安市實施揭榜制的目的之一。記者了解到,輸變電設備產業是該市的優勢產業,已建成省內最大智能輸變電制造基地、最大風電基材制造基地。
不過,無論是泰開電力電子還是高壓開關公司,在揭榜制下,一大批“80后”“90后”成長起來。他們成為傳統產業向新成長的新鮮血液,也是這座城市走向未來的最大底氣。
讓有能力者崛起,讓產業鏈伸長,讓年輕人成長,這一切都符合著科技管理部門的預期。
在泰安,泰山“石敢當”崇拜源于先民對勞動工具和生產經驗的崇拜,它深深植根于民間。如今,在揭榜制之下,一批科研“石敢當”正雨后春筍般涌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