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劉昊
溫某、唐某等5人侵犯著作權案,周某等10人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案,南寧“3?24”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案,某種子生產經營企業生產經營假種子案……今年以來,廣西各級各部門加大侵權假冒違法犯罪案件查辦力度,著力查處了一批大案要案。12月15日,在2021年廣西打擊侵權假冒工作新聞發布會上,有關部門公布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6個案例。
廣西壯族自治區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表示,打擊侵權假冒、保護知識產權,事關創新型國家建設和人民群眾健康安全。今年以來,自治區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強化組織領導,注重統籌協調,有效推動全區打擊侵權假冒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據介紹,廣西2021年打擊侵權假冒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一是重點整治取得新進展。各地各成員單位組織開展了“鐵拳”“昆侖”“清朗”等系列專項行動,在重點領域、重點環節、重點產品等方面持續強化打擊力度,嚴懲各類侵權假冒違法行為。截至目前,共查處侵權假冒案件5660件,案值3697.26萬元,罰沒款8201.37萬元。二是司法保護實現新突破。突出嚴打、嚴審、嚴判,加大懲治力度。公安機關立案查處侵權假冒案件288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13名;審判機關受理知識產權刑事案件31件,涉外知識產權民事案件153 件;檢察機關起訴168人,批捕157人。三是監管效能提升新水平。自治區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局、人民銀行南寧中心支行等部門開展失信聯合懲戒,信用監管體系不斷完善。各執法部門積極推動“兩法銜接”信息共享平臺運用,智慧監管取得明顯效果。四是社會共治邁入新階段。各級各部門圍繞“3?15”消費者權益日、“4?26”世界知識產權日等重要時間節點,部署開展打擊侵權假冒宣傳工作。今年4月,廣西與全國“雙打辦”同步開展侵權假冒偽劣商品集中統一銷毀活動,銷毀各類侵權假冒物資70余噸,貨值2500余萬元,中央和地方多家媒體廣泛宣傳報道,充分展現了廣西打擊侵權假冒的堅定決心和工作成效。五是服務大局躍上新臺階。助力高質量建設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和實施RCEP示范區知識產權“六位一體”落地。突出服務開放發展大局,第18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期間,自治區市場監管局、公安廳、版權局、南寧海關等9個單位聯合開展保知打假執法工作,受理投訴舉報28起,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8.5萬元,有力維護了中國—東盟博覽會國際化精品展會形象。
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進一步完善機制、健全體系、綜合執法,持續加強打擊侵權假冒的工作力度,讓消費環境更安全放心、市場環境更規范有序、營商環境更公平和諧,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保障。
(主辦方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