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王延斌
車用覆蓋件材料,在經歷了鋼材、鋁合金、碳纖維復合材料之后,下一個新材料是什么?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材料工程研究所副所長賈晶晶研究員的答案是“超混雜復合材料”,即金屬薄板和碳纖維復合材料交替鋪層,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固化而成的一種層面混雜復合材料。
12月8日,在山東省淄博市舉行的新能源汽車技術(輕量化)創新拉力賽上,上述“面向汽車輕量化的超復雜混合材料技術”摘得大賽特等獎桂冠。
“輕量化”是當前乃至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新能源汽車提升整車性能的關鍵途徑之一。實驗數據表明,若新能源汽車整車重量降低10%,整車能耗將降低約5.5%,續航里程將提高6%左右,發展輕量化技術對于新能源汽車的節能和減排、提升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甘子釗十分看好本次拉力賽。
他在現場致辭中表示,新能源汽車是技術科學、應用科學的結合,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是下一代技術發展最前端的展現。淄博是中國新材料發展和重工業發展非常重要的城市,是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的試點,而動能轉換最重要的抓手就是新能源汽車和新材料產業。
與甘子釗院士持類似觀點的還有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林建國。他在視頻連線中表示,近年來在國家相關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無論圍繞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資源整合還是人才培養,成果轉化都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他認為,本次峰會為解決行業技術重點,聚集政、產、學、研等行業,為落實行業補短板、強能力重大決策部署做出了積極貢獻。
在雙碳背景下,純電動燃料電池為代表的產業加快了新能源建設的步伐,其中面臨著重大機遇,也面臨資本市場的眾多挑戰。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立群在視頻連線中表示,材料創新是先進設備的基礎,因此先進車用材料的綠色創新將對國家雙碳目標的實現起到推動作用。他寄語,要堅持創新驅動,充分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加快先進技術的創業創新和產業落實,特別是具有關鍵性作用的底盤、懸架及整車用料較大的鋼鋁等材料。
據悉,去年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與山東省淄博市共同舉辦了首屆“新能源汽車技術(輕量化)創新拉力賽”,在共計70余家的項目報名單位中,15家入圍并進入為期6個月的加速階段,獲得逾千萬的項目支持獎金,并對可落地淄博的項目單位在政策上給予了大力支持。
目前,上述新能源汽車技術(輕量化)創新拉力賽在淄博已連續舉辦了兩屆,實現多方資源全力助陣,打通創新鏈和淄博的優勢產業鏈,搶抓科技+產業新機遇,有效激發了輕量化產業創新融合的新活力。“新能源汽車輕量化,需要更多‘拉力賽’。”現場專家的這句話道出了與會者的心聲。
地處山東中部的淄博市有著上百年的工業文明史,全國41個工業大類中,淄博擁有39個。新材料領域規模以上企業527家,高新技術企業222家。因此,淄博被中國材料研究學會授予全國首個“新材料名都”稱號。
圖為拉力賽現場 王延斌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