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操秀英
12月14日上午,中國工程院、科睿唯安公司與高等教育出版社聯合在京發布《全球工程前沿2021》報告。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鐘志華院士在致辭中指出,當今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持續深化演進,全球科技創新進入密集活躍期。科技創新日益呈現出跨界融合、交叉擴散、群體突破的鮮明特征,國與國之間的科技創新競爭更加激烈、更加復雜、更加多變。工程科技創新是推動經濟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是實現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隨著我國進入新發展階段,迫切需要加快工程科技創新步伐、提高工程科技創新質量,迫切需要強化工程科技創新前沿方向研判,以科學的前沿方向研判引領高質量的工程科技創新發展。《2021全球工程前沿》報告正是基于廣大院士專家集體智慧和大數據分析統計相結合形成的研究成果,相信報告的發布能夠為我國乃至全球工程科技創新提供一份有益的指南和科學的引領。
2021全球工程前沿項目負責人、中國工程院楊寶峰院士介紹《全球工程前沿2021》報告。報告圍繞機械與運載工程、信息與電子工程、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能源與礦業工程、土木水利與建筑工程、環境與輕紡工程、農業、醫藥衛生、工程管理9個領域,遴選出年度工程研究前沿93項和工程開發前沿93項,并對其中關鍵的28項工程研究前沿和28項工程開發前沿從國家布局、合作態勢以及發展趨勢等角度進行詳細剖析。在前四年實踐經驗的基礎上,2021年度的研究工作進一步加大了數據與專家的交互力度,領域專家與圖書情報專家深度參與數據準備、數據分析、圖表制作、報告撰寫等環節,專家智慧與客觀數據在多輪迭代中不斷融合,提升了研究的專業性和前瞻性。
中國工程院舒印彪院士以“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為題、中國工程院張遠航院士以“大氣氧化性和臭氧污染防治”為題、中國科學院李永舫院士以“n-型聚合物受體和全聚合物太陽電池”為題、西北工業大學苑偉政教授以“微型飛機的研究與發展”為題、中科芯集成電路有限公司李斌董事長以“后摩爾時代芯片算力提升的途徑”為題、同濟大學趙憲忠教授以“智能建造 構筑未來”為題、中國林業科學院資源信息研究所符利勇研究員以“嚴重退化林與草地生態修復技術”為題、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劉光慧研究員以“衰老的機制與干預”為題、電子科技大學程洪教授以“人機協同決策中的人機信任與合作機制研究”為題作前沿解讀報告,各報告在密切跟蹤全球工程科技最新發展趨勢的同時,緊密結合國家戰略需求,致力于解決世界科技重大挑戰。
據了解,自2017年起中國工程院聯合科睿唯安公司、高等教育出版社,依托中國工程院《Engineering》系列期刊,每年組織開展全球工程前沿研究,邀請相關領域院士專家做前沿解讀,并向全球發布中英文年度報告。
(圖片由活動主辦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