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邱靜 吳奇 科技日報記者 朱彤
12月13日10時,從四川成都城廂站始發,滿載著日用百貨、機械配件、服裝玩具等貨物的2013次中歐班列從新疆霍爾果斯站準軌場開出,駛往俄羅斯加里寧格勒,這是今年經霍爾果斯鐵路口岸進出境的第6040列中歐(中亞)班列。
截至目前,該口岸年內班列開行數量首次突破6000列大關,口岸過貨量853.4萬噸,同比分別增長27%和38.1%。
疫情中,中歐班列憑借其獨特優勢,成為國際間轉運物資、合作抗疫的重要載體,班列開行數量及運量大增。截至12月12日,霍爾果斯鐵路口岸班列開行數量自2016年正式開行中歐班列以來逐年遞增,由最初的年開行不足千列到如今的6000余列,5年間增長10倍。其中2018、2019年年均增幅為105.8%,2020年、2021年受疫情沖擊,年均增幅也保持在30%以上。
“為做好班列運輸組織工作,進一步釋放口岸運輸潛力,霍爾果斯站強化頂層設計,優化作業模式,持續做好疫情防控等常態化工作,推進基礎設備升級,確保國際聯運‘黃金通道’優勢充分發揮。”霍爾果斯站運營管理科工作人員陳金強說。
霍爾果斯站換裝場上正在進行班列換裝作業。
為確保中歐班列高效穩定開行,霍爾果斯站優化整合運輸組織模式,合理安排交替作業時間,精準實施調度指揮,優化到發線運用,全力抓好進出境班列運輸組織。同時推行譯票審核等作業環節前置,推進出口準換寬作業試點,合理安排調車機作業、列車解編、車輛取送對位,抓好貨區貨位管理,加快車輛周轉和配空車使用,提升換裝作業效率,班列日均開行量由去年的13、14列增加至17列。
班列換裝作業中,地面裝卸人員使用對講機聯控。
該站落實關鐵企聯絡機制,推進數字化口岸建設,實現列車換裝、編組、查驗、放關同步交替作業,壓減班列在站停留時間,不斷提升班列通關過境辦理效率。
霍爾果斯站駝峰場,調車人員進行班列溜放作業。
“今年我們重點加大了返程班列的代理力度,幫助國外優質好貨更快進入我國市場,讓國外的特色產品走上居民餐桌。”新疆中聯海通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業務經理何棟梁說。
截至目前,霍爾果斯鐵路口岸通行主要班列線路達29條,可輻射境外22個國家45個城市和地區,辦理貨物品類包含了服裝百貨、電子產品、機械配件等200余種。
據悉,不久前,霍爾果斯陸上邊境口岸型國家物流樞紐等25個樞紐被納入“十四五”首批國家物流樞紐建設名單,為打造“布局銜接、聯動發展”的物流樞紐體系,推動物流大通道產業集群和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邱靜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