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張蘊 通訊員 常秉玉 盧國強
“5、4、3、2、1,執行操作……”12月11日,青海海南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現場,隨著一道弧光劃破天際,世界最大規模新能源分布式調相機群人工短路擾動試驗順利完成。試驗的成功進一步驗證了大規模新能源基地新能源涉網參數規范化改造和分布式調相機群無功動態調節特性,對青海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和促進青海新能源集約開發、規模化外送具有重要意義。
11月8日,在青海海南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首批11臺新能源分布式調相機投入使用,世界最大規模新能源分布式調相機群正式形成。本次針對調相機群的人工短路擾動試驗,是西北高占比新能源電網系統特性驗證系列試驗中,首個專門針對新能源分布式機群新型技術裝備的測試,也是青海電網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的有力實踐。
330千伏青豫直流近區人工短路現場試驗總指揮王東陽介紹,本次試驗分別在分布式調相機未投運、分布式調相機零功率運行和分布式調相機最大進相、最大滯相運行3個方式下開展330千伏青旭線人工單相接地短路試驗。 試驗涵蓋了多種新能源設備,現場測點達14個。
“通過3個方式下的人工短路試驗,模擬電網運行中最典型的單相接地短路故障,全面驗證了新能源集群的響應特性和分布式調相機穩態、暫態的調節能力,為構建以新能源為主的新型電力系統運行積累了寶貴經驗。”國網青海電力調控中心主任方保民說。
青海電網是目前全國新能源裝機占比最高的省域電網。新能源規模不斷擴大,“大直流”“高比例新能源”電力系統安全問題突出。為更大規模、更大范圍輸送清潔能源,加快青海能源清潔轉型,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在國家電網公司統籌指導下,創新并推廣新能源主動支撐技術,提出了“雙高”電力系統的新能源暫態性能評價方法及改造機制,建立了“新能源分布式調相機+新能源集群涉網管理”樣板,顯著提高了青海海南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主動支撐能力,大幅提升±800千伏青豫特高壓直流外送能力和地區新能源消納。
在國網西北分部統一指揮下,國網青海電力調控中心、青海電科院等數十家單位密切配合,創新利用超短期新能源功率預測捕捉預期工況,3次試驗初步分析結果與仿真基本一致,整體效果符合預期。
330千伏青旭線人工接地短路試驗現場。汪曉剛 攝
青海海南州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光電園區。汪曉剛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