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栩 周麗娟 科技日報記者 魏依晨
振興之路,逐夢贛深。12月10日,承載著贛粵兩地百姓熱切期盼的G2197次列車于9時從贛州西站開出,駛向深圳北站,標志著贛深高鐵正式開通運營。至此,贛州至深圳的最快鐵路旅行時間由5小時32分壓縮至1小時49分,南昌經贛州至深圳的最快鐵路旅行時間由9小時31分壓縮至3小時30分,贛粵兩省百姓多年來的共同心愿得以實現。
鋪架“快車道”,增添新引擎
贛深高鐵開通運營,開啟了贛閩粵原中央蘇區蓬勃發展的新征程,促進“蘇區+灣區”的“雙區聯動”,續寫蘇區灣區攜手發展新篇章,助力新時代贛閩粵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
贛深高鐵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京港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北起江西省贛州市,南至廣東省深圳市,設計時速350公里,線路全長434公里,全線共設車站13座。開通運營后,北接昌贛高鐵,南連廣深港高鐵和杭深高鐵,形成華中地區連通粵港澳大灣區的快速客運通道。未來將與“八縱八橫”高速鐵路廈渝通道的長贛鐵路交匯,在贛南形成“十字型”高速鐵路網。
這條高鐵開通運營后,結束了江西省信豐縣、龍南市、定南縣和廣東省河源市不通高鐵的歷史,贛南地區首次有了直達廣東的高鐵列車。江西出省鐵路通道達到20條,鐵路網規模、運輸能力和服務質量大幅提升,對進一步完善區域路網布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足球如今已成為定南縣的一張新名片。”定南縣足球融合發展服務中心主任葉勝寧說,“定南做好足球融合發展文章,將足球元素與鄉村振興、全域旅游相融合,配套建設足球民宿、足球酒店、足球村等。”隨著贛深高鐵的開通運營,便利的交通條件將進一步豐富定南國家青少年足球訓練中心的交流渠道,實現贛粵人才資源互動,進一步拉動定南足球賽事經濟。
雙城“一家親”,時空被拉近
贛深高鐵的車票,仿佛春天的邀約,呼喚沿線百姓出來走走看看,又好似一支號角,為過著“兩城一家”生活的人群吹響了幸福的節奏。
“同志哥,請喝一杯茶呀,請喝一杯茶……”悠揚的歌聲響起,南昌客運段乘務員用柔美清亮的歌喉,演唱了一曲《請茶歌》。車廂里,金燦燦的臍橙被掛了起來,在大紅條幅的映襯下,煞是好看。繡花、雕刻、品嘗特色小吃等互動活動讓首發列車上暖意濃濃。
在這趟列車上,家住深圳的熊先生高興地說道:“我今天要好好地感受一下從定南‘飛’往深圳的速度與激情!”原來,熊先生在定南開了家公司,每周只能在家和公司之間開車往返一趟,一年下來累計跑約20萬公里,3年跑廢了一臺車。熊先生藏不住喜悅地說,“現在定南南站離公司僅有十幾分鐘的車程,完全可以實現半天往返。對我來說實在太方便了!”
贛深高鐵的開通,改善了沿線群眾出行條件,也為蘇區人民走出去、灣區人民走進來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贛深高鐵一開通,拎包說走就走,以后,請別再叫我‘深漂’了!”贛州市信豐縣的95后小伙子劉山河,在深圳務工多年,時常思念家鄉的妻小,聽說贛深高鐵開通,深圳到信豐不到兩個小時,劉山河就做好了每周末通勤回家的打算。像劉山河這樣的小夫妻,在贛南還有不少,他們處于事業初創期,經濟基礎薄弱,一頭是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一頭是大都市謀發展的闖勁,取舍兩難。高鐵開啟了“兩城一家”的生活模式,讓他們更便利地兼顧家庭和事業。
拓展“朋友圈”,招商引客來
眼下,正是贛南臍橙豐收的季節。贛深高鐵的開通,有利于打造贛南臍橙精品旅游路線,助推臍橙采摘游,持續打響贛南臍橙品牌,進一步擴大品牌效應。信豐縣西牛鎮紅金橙合作社理事長劉傳泉特別關注贛深高鐵,他告訴記者,“高鐵一通,可以吸引更多的灣區游客前來體驗采摘,觀光旅游。”
贛深高鐵通車后,蘇區灣區進一步深度融合,對推動贛州建設成為省域副中心城市、“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和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的橋頭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們地方政府相繼出臺多項福利政策,落實好服務配套措施,吸引百余家大灣區企業前來贛南地區投資。去年12月,江西省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經貿合作活動,共簽約項目156個,簽約金額2121億元。贛深高鐵開通后,相信今后還會有更多企業前來投資。”當地政府人員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了期待。
一直以來,粵港澳大灣區是江西招商引資的主要來源地。贛深高鐵的開通,將帶動沿線產業對標粵港澳大灣區,服務理念提檔升級,全力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信豐5G產業園充分發揮集聚效應,吸引了北京龍觀科技、58科創集團、金信諾科技等一大批5G科技為主題的生產及運用型企業入駐。園區服務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說,“中心不斷延伸服務,讓企業和群眾有更多獲得感。目前,園區內企業數量超過350家,總產值近200億元。”
打造“大景區”,人文有底蘊
贛深高鐵沿線紅色旅游資源豐富,贛深高鐵通車后,將會進一步釋放沿線旅游資源,擴展當地的旅游產業發展空間。此外,客家儺戲、竹篙火龍、橋幫燈、采茶戲等許多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有了更多向世人展示的機會,有效地推動了文化的傳承與交流。
信豐縣小江鎮羅結村黨支部書記陳林光信心滿滿,他聯合了隔壁的新店村,以三公山、文淵閣等當地特有的自然、人文旅游資源為基礎,打造精品生態旅游路線。陳林光說:“乘著贛深高鐵開通的東風,我們要大力發展家鄉產業,做大鄉村旅游,讓村民們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
贛深高鐵開通后,旅游資源和鄉村振興統籌開發,讓越來越多的贛南人看到了希望,他們不再想著外出打工,而是選擇返鄉、留鄉創業。
夏曉斌是龍南人,在廣東工作了20多年,去年聽說贛深高鐵要開通,他毅然選擇回到家鄉創業,在正桂村建造了自己的民宿。今年大學剛畢業的姑娘廖婕余,原本打算到外地去發展。看到家鄉如今越建越美,又通了高鐵,她決定考個導游證,留在家鄉工作。
和夏曉斌、廖婕余他倆一樣,選擇在家鄉創業的人不在少數。一大批計劃外出務工的本地人,在家門口找到了心儀的工作。據了解,龍南新區正桂民宿村有效盤活了當地的閑置農房30余幢,帶動本地約150戶村民就業。
贛深高鐵的開通,使贛州門戶大開、融灣之途大暢。它猶如一道絢爛彩虹,將蘇區灣區緊密連接在一起,牽引沿線人民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開啟新篇章,再續新輝煌。
(文中圖片均由科技日報記者魏依晨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