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馬愛平
種業振興新征程、白羽肉雞新使命。12月8日,我國自主培育的白羽肉雞新品種“廣明2號”發布。全國畜牧總站站長王宗禮指出,“廣明2號”等首批白羽肉雞新品種育成,實現了國產白羽肉雞從無到有的新突破,增強了我們談判的話語權和主動性,同時標志著我國白羽肉雞育種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廣東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省鄉村振興局局長顧幸偉介紹,“廣明2號”具有生長速度快、飼料轉化率高等生產性能特點,42日齡出欄體重達到2.8kg,適合生產分割雞肉,方便制作快餐、團餐及深加工制品。
新品種培育過程并非一帆風順,遇到了育種素材積累時間短、育種新技術應用不夠、推廣體系不完善等多重困難。
“‘廣明2號’的育成,是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與廣東佛山新廣農牧在科技部、農業農村部、中國農業科學院等多方面支持下,經過十余年深度融合、協同創新、潛心躬耕的取得的成績。”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副所長、國家肉雞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文杰表示,培育單位攻堅克難,最終培育成功,得益于三個方面的經驗。一是多方發力,加速了“廣明2號”白羽肉雞新品種的成功培育。二是科企融合,為“廣明2號”新品種的培育提供了技術和人才保障。三是技術創新,提高新品種生產性能,加速趕超國際水平。
在白羽肉雞育種方面,品種通過審定只是萬里長征邁出第一步。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馮忠武指出,“中國農業科學院白羽肉雞研究中心”已經成立,將繼續加大支持力度,持續推進育種攻關,強化科研協同、強化科企合作、強化多元投入、強化產業應用。力爭到“十四五”末,使“廣明2號”市場占有率達到10%。到2035年與其他國產品種一起,共同實現國家明確的自主培育白羽肉雞新品種市場占有率達到60%以上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