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 賈立君
記者從內蒙古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了解到,日前專業技術人員經實地查勘,發現疑似2個月前放歸雪豹捕食巖羊后留下的殘骸、糞便及毛發,表明其已逐步適應當地的生存環境。
9月22日,剛剛放歸賀蘭山內蒙古段哈拉烏北溝林區的雪豹。(受訪單位供圖)
今年9月22日,國家林草局專家組會同地方有關部門,將此前群眾在內蒙古四子王旗發現的一只雪豹,放歸到賀蘭山內蒙古段哈拉烏北溝林區。
11月30日,專業技術人員在賀蘭山內蒙古段水溝子附近發現疑似雪豹捕食巖羊后留下的殘骸。(受訪單位供圖)
內蒙古賀蘭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段志鴻介紹,放歸雪豹衛星項圈回傳數據顯示,2個多月來它頻繁往返于賀蘭山內蒙古段與寧夏段之間,活動范圍約370平方公里。大雪過后的11月30日,內蒙古方面的專業技術人員對近日雪豹活動地進行實地查勘,發現了疑似雪豹捕食巖羊后留下的殘骸、糞便及毛發。
11月30日,專業技術人員在賀蘭山內蒙古段水溝子附近發現疑似雪豹捕食巖羊后留下的殘骸、糞便及毛發。(受訪單位供圖)
2個多月來,放歸雪豹在賀蘭山中的活動軌跡。(受訪單位供圖)
“其實剛放歸不久,就發生過巖羊疑似被雪豹咬死的現象。”段志鴻說,相關監測表明,該雪豹對賀蘭山棲息地的生存環境已具備了較強的適應性。下一步,保護區將加大監測力度,以摸清其生活習性、活動規律等情況,為加強雪豹種群保護及恢復工作提供科學依據。
12月1日,專業技術人員在賀蘭山內蒙古段哈拉烏南溝拍攝到的雪豹足跡。(受訪單位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