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吳長鋒
密碼破譯一直是全世界進行比拼的科技焦點之一。記者11月30日從安徽省合肥高新區了解到,國內量子計算龍頭企業本源量子在密碼量子破譯研發上取得重要進展,可以在運算時節約更多的量子比特數。為了更好地進行算法展示,讓公眾更多地了解密碼量子破譯帶來的便利,本源量子還在自主研發的量子計算云平臺上上線了一款shor算法演示應用。據悉,這也是全球首款Shor量子算法破解密碼的演示應用。
隨著科技不斷發展,現代密碼體系在理論上也變得越來越不安全。以現代密碼體系RSA加密算法為例,它被廣泛應用于智能卡密鑰、二代身份證、虛擬貨幣等信息安全領域。1994年,Peter Shor就對這種加密算法提出破解思路,并指出這種思路可應用量子計算。簡單來說,一款強大的量子計算機配合Shor算法,將能在短時間內破壞現有的加密體系。
今年4月,本源量子公司與國內多家金融機構以及相關合作伙伴發起了密碼量子破譯算法的研究合作。近日,該密碼量子破譯在相關算法與軟件研發上取得重要進展,它對相關量子算法進行優化,節約了運行算法所需的量子比特數量,大大降低了運算的成本,在國際上也具有一定優勢。
“打個比方,就是說以前用50個量子比特可以做成的事情,現在只需要用40個量子比特。這就是大大節約了運算的成本。”本源量子相關研發人員表示,為了更好地進行算法展示,本源量子還在自主研發的量子計算云平臺上上線了一款shor算法演示應用,演示應用基于改進的Shor量子破密算法,通過數據化對比經典算法、提供互動展示和擴展學習資料的形式,以RSA和ECC兩大主流密碼為對象,深入淺出地向廣大量子計算愛好者闡述了量子計算在密碼破解領域的應用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