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姝月 科技日報 陳瑜
11月27日,“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體系化發展”全國研討會在線上舉辦。四川省戒毒管理局和北京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雷小政領銜的“法艾少年”專家團隊共同發布了《新時代大專院校艾滋病防治通識教育》(擬制稿)。來自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中國衛生健康思想政治工作促進會、中國科學院、中國政法大學、山西省臨汾紅絲帶學校、成都體育學院、上海政法學院等單位共一百余名代表參加了研討與發布會。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駐華辦事處等相關官員對會議表示了祝賀。會議還同步啟動了“校園行”活動,四川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統7名民警受聘四川師范大學、西南民族大學法學院,成為“禁毒防艾”實務講師。
全國黨員領導干部忠誠干凈擔當的典范、“七一勛章”獲得者李宏塔,增愛公益基金會理事長胡錦星,均在致辭中給予高度評價,認為能夠深入禁毒防艾一線進行實證研究,切實關愛受艾滋病影響兒童,提練出《新時代大專院校艾滋病防治通識教育》(擬制稿),有溫度、有深度、有擔當;希望大家精細研討,提高青少年學生知艾防艾意識,樹立“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觀念,為建設平安中國、法治中國、健康中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世界衛生組織疫苗研發委員會顧問、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首席專家邵一鳴認為,當前艾滋病總體防控形勢還比較嚴峻,目前疫苗還沒有最終成功,國際上基于既往艾滋病宣傳教育的預防效果有限。我國國情不同于國外,我國以預防為主、群防群控、聯防聯控的衛生策略曾有效控制了傳染病、首次消除了性病。我國政府發揚光大這一衛生策略,在2020年上半年就全面控制住了國內的新冠疫情。因而,我國新時期的艾防工作首先應該堅持并加強宣傳教育,尤其是對青少年的宣傳教育。在宣傳方式上應在提高針對性上下功夫,同時注意宣傳的平衡性,既不要提得過高,近乎恐嚇,也不要放得過低,忽視風險。同時需要進一步關注特殊的行為人群和新型毒品等的影響,對青少年學生完善有針對性的教育,并促進其積極轉化為信念和行動,養成健康生活方式。
四川省司法廳黨委委員、省戒毒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安家愛指出,此次發布的《新時代大專院校艾滋病防治通識教育》(擬制稿),前移了禁毒防艾教育的關口,創新了生命健康教育的理念和方式,推進了全民健康工程。攜手構建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艾滋病防治體系和一體化禁毒格局,持續加強禁毒防艾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與社會各界進行廣泛的優勢互鑒、資源共享。
北京師范大學未成年人檢察研究中心主任、全國未成年人“兩法”修訂工作顧問宋英輝教授強調,根據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則,應當在青少年教育及早開展相互聯系、影響的健康行為與生活方式、傳染病預防等教育;希望密切結合“兩法”的實施,督促落實相關不良行為的預防和矯治,并讓預防教育走入學生課堂和教師入職培訓;同時,也要對未成年人保護不力的部門和人員強化督辦問責。
項目負責人雷小政指出,與總體低流行水平相比,目前,我國青年學生中感染艾滋病病毒呈增長趨勢。“俾以青年純潔之躬,飫嘗青春之甘美,浹浴青春之恩澤”。通過對5個省的戒毒人員和14所大專院校學生的問卷調查,收集到了最真實的期待和最“青春”的訴求。擬制稿除了介紹艾滋病的感染途徑與預防、檢測、阻斷、治療、疫苗研發等醫學常識外,還在宏觀上分析了艾滋病防治與依法治國、國家安全、社會治理、鄉村振興的關系,探索了消除歧視與去污名化、人人平等、主體參與、“艾滋病感染到我為止”等理念和原則,結合傳染病防治法、民法典、行政法,尤其是刑法的11個相關罪名等,總結了青少年在休閑娛樂場所、社交軟件、同性戀愛交友等方面的安全行為指南。
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副會長高波認為,該成果在禁毒防艾工作中抓住了核心的教育問題,而且指出了關鍵的方向:不僅要讓學生知艾防艾,還要積極支持這一民生工程、法治工程,要培養“終結艾滋病”的青年力量;該成果反映了真實的民情和民聲,體現了北京師范大學的擔當,司法行政系統的擔當,傳承了李宏塔先生、胡錦星先生他們身上的那種真愛和真美,大善和大用。
與會的心理學專家、來自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的魏高峽研究員和四川師范大學心理學院靳宇倡院長均強調,要結合青少年腦發育過程、學習發展階段、社交軟件使用情況等進行心理健康的指導,并強化其與毒品教育、性教育、艾滋病教育的協同。
對于今后的完善工作,教育部基礎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廖文科和中國衛生健康思想政治工作促進會副會長劉世東均提到,該成果全面闡釋了健康優先理念,反映了疫苗研發、藥物技術等前沿發展,探索了艾滋病防治與其他生命安全和健康教育的融合形式。希望繼續結合廣大青年學生的生活方式變化和個性化需求進行精細修改和審定,最終形成大家樂于接受的通識性、公益性教材。
會后,與會人員就本次發布會內容進行了互動交流,《新時代大專院校艾滋病防治通識教育》(擬制稿)受到與會人員一致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