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華凌
投資約9.12億元,占地7000畝,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經開區)與內蒙古蘇尼特右旗、巴林右旗(以下簡稱“兩旗”)簽訂東西部協作協議的第一個項目——20萬千瓦牧光儲綜合示范項目近日正式落地。記者11月26日獲悉,項目建成后利稅將達2000多萬元。
為了能讓項目盡快投產,經開區圍繞這一工作重點,選派優秀干部到蘇尼特右旗掛職交流,并帶領掛職團隊多次往返京蒙兩地,積極協調推進項目順利實施。
這是經開區學史力行、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經開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把做好與新疆225團對口支援、與“兩旗”東西部協作、與湖北十堰經開區對口協作、與北京平谷區結對協作工作,作為學史力行的重要內容突出出來,聚焦助力鄉村振興,精準施策,靶向發力,形成以政府援助、企業合作、社會幫扶、人才支持為主要內容的工作體系,積極為協作和支援地區解難題辦難事,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出成果見實效。
堅持目標導向,高位謀劃強擔當
“對口協作和支援,是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重大舉措,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的大戰略,是加強區域合作、優化產業布局、拓展對內開放新空間的大布局,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先富幫后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目標的大行動。”北京經開區工委書記王少峰說。
經開區工委“一班人”的思想自覺引領了行動自覺,推進多層次、寬領域、全方位的對口協作和支援工作,先后多次召開工委會、專題會研究部署相關工作,制定任務清單,明確目標任務,細化保障舉措,列出百余項協作支援項目。
工委主要領導以上率下,發揮示范帶動作用,把“辦實事”與“察實情”“暖民心”“開新局”貫通起來,先后4次深入對口協作和支援地區一線,用心用情用力解難題、辦實事,共同研究推進鄉村振興大計,簽署了10余項協作協議、支援清單和合作方案。
為確保一個個協議和方案的有效落實,經開區成立工作專班,通過周簡報、月專報、季研判的方式,加強過程管理、定期調度,高水平推進對口協作和支援各項工作落地生根。
堅持問題導向,破解難題惠民生
針對協作和支援地區發展亟待解決的痛點問題、群眾反映集中的難點問題、長期未能解決的遺留問題,經開區立足自身資源優勢,多措并舉打好助力鄉村振興的主動仗。
援資金,助發展。為推進“兩旗”做大做強種植養殖和農副產品深加工業,支持協作資金2850萬元,實現村集體經濟“輸血”變“造血”。
為支持225團相關產業發展,撥付援助資金800萬元,援建的保鮮冷庫建設項目已正式投入試運營。
與此同時,經開區2021年度支持北京平谷區中小企業發展資金1億元,在2月份完成撥付。
援就業,穩創收。開展點對點專場招聘會,向“兩旗”提供奔馳汽車、京東物流、京東方科技等14家優質企業上千個崗位。
今年全年,經開區通過就業信息共享,共吸納北京平谷區387人就業。結對協作以來,累計吸納勞動力1428人。
除到經開區工作,還讓工作主動找上門。對口協作的“兩旗”有著豐富的光能資源和風能資源,經開區積極協調區內京東方、金風科技、京東等企業,利用當地豐富的風光資源和農副產品資源開展深入合作,豐富了當地百姓就業渠道。
經開區還組織來自上海、浙江、江西、青島、廣州的5個考察團共9家企業到訪新疆考察合作項目,截至目前已完成3家企業簽約,解決當地就業超過2000人。
援消費,擴市場。來自湖北十堰的茶葉,產自北京平谷的蔬菜、水果、柴雞蛋,來自內蒙古的羊肉,產于新疆的大米……在尚亦城APP“消費券助農專區”中,已有近20款農副產品在售。扶貧商城正像冬日暖陽一般,連接著經開區老百姓和五湖四海的農牧民們,傳遞著濃濃的情誼。
目前,新疆225團大米、大棗等農產品在經開區支持下,已在北京常態化開展銷售工作。經開區將持續發揮電商平臺的助農功能,上線更多產品。
除此之外,經開區還為結對地區搭建產銷平臺,加大消費幫扶力度,按照單位預算采購不低于30%的脫貧地區農產品。截至目前,已采購脫貧地區農產品近200余萬元。
援產業,促振興。在東西部協作上,協調京東方能源公司在“兩旗”落實20萬千瓦牧光儲綜合示范項目,該項目總裝機容量為200MW,年肉牛出欄量可達10000頭。金風科技在錫林郭勒盟落地的天潤新能源公司,2021年上半年實現工業產值5億元。通過“產業孵化在北京、轉化生產到赤峰”模式,共建京蒙科創產業園,積極推進科技轉化和產業轉移,該項目預計總投資為5.37億元。
在結對協作上,借助國際展會平臺,加強平谷區宣傳推介和招商合作,支持京東物流與平谷馬坊物流園聯動發展。依托經開區無廢城市和平谷區生態建設成功經驗,謀劃共建“碳中和”協作先行區,推進產業、生態、服務等領域合作。
在對口協作上,共同探索兩地在湖北十堰經開區共建園區,依托世界5G大會、世界機器人大會、中國(十堰)汽車汽配商品交易會等活動,共同宣介兩地產業發展,加強商務領域合作,鼓勵商貿流通企業開展跨區域經營。
堅持成果導向,健全機制抓長效
經開區既注重立足眼前、積極解決協作和支援地區“急難愁盼”的具體問題,又著眼長遠、健全完善幫扶的長效機制。
黨建引領幫扶機制。經開區工委把助力鄉村振興作為重點工作,多次召集工委會研究相關工作,加強與協作和支援地區黨委聯系,積極開展互訪、考察、對接、交流等活動,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有力推進。今年來,兩地相關部門建立直接對接機制,互訪達20余次。
結對共建幫扶機制。企業結對,組織京東、金風等企業與北京平谷區鄉鎮結對共建,村企全覆蓋工作正在有序推進中;技術結對,協調尚亦城文化集團公司與新疆225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在電商培訓、文化交流、旅游等方面開展合作,邀請平谷區大桃種植專家兩次赴225團教學,現場指導大桃種植技術;鄉鎮結對,經開區開展與“兩旗”的街道結對,目前已完成街道、社區結對幫扶協議的簽署。
人才智力幫扶機制。積極開展干部人才交流互動,今年先后選派4名同志赴“兩旗”掛職,安排新疆225團10名機關干部來經開區掛職。根據兩旗實際需求,精選6名教師赴“兩旗”掛職交流,邀請“兩旗”各20名優秀鄉村教師,進京免費開展15天教育培訓。實施“火種計劃”,為“兩旗”各100余名小學生提供課程輔導。
社會動員幫扶機制。動員社會組織、區內企業等社會力量,開展公益項目、捐款捐物等活動。發揮北京亦城合作發展基金會作用,積極參與225團公益項目建設。動員區內企業,為“兩旗”捐贈防疫口罩7.2萬只等物資,合計75.46萬元,讓京蒙兩地人民的心緊緊連在一起。經開區還為新疆225團、內蒙古“兩旗”派去醫療團隊,為當地患者消除病痛。目前,區內企業和社會力量援助內蒙古和新疆協作地區的過冬物資正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