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葉青 通訊員 王曉婷
又一海歸博士團隊正式落戶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廣東工業大學數控裝備協同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廣工大研究院)。11月25日,記者從廣工大研究院了解到,李尊華博士和團隊已入駐研究院。該團隊以納米微球技術為核心,所生產的磁珠法核酸提取試劑盒僅用8分鐘就可以快速完成病毒的核酸提取,30分鐘內就可以得出核酸檢測的結果。目前已獲得一類醫療器械備案、醫療器械生產備案和歐盟CE認證。
在韓國留學期間,李尊華曾研發出具有規則液流型式的巴徹勒流反應器,可用于納米微球材料的合成,而合成的納米微球材料又可用于光電產品和生物醫藥產品的開發和生產。
回國之后,李尊華首站選擇了深圳,核心成員包括劉麗賞博士、唐曾民博士、謝峰博士以及黃遠福工程師。
如今,團隊通過試劑開發和設備技術整合,面向體外診斷、基因檢測和生物科研領域,提供納米磁珠、蛋白偶聯磁珠、免疫磁珠、核酸提取試劑盒及配套的自動化設備等系列產品,與體外診斷試劑公司、醫院、高校和檢測機構等建立合作關系。
“我們研發的磁珠核酸提取法,檢測人員不需要接觸有毒試劑,無感染風險,最快8分鐘就可提取核酸,并且能夠實現自動化、大批量操作,一次最多可提取96個核酸樣本。”李尊華介紹,他們的納米磁珠產品可通過定制,以適配不同核酸提取試劑廠家的核酸提取試劑體系;同時對納米磁珠的生產工藝進行優化,相比其他納米磁珠供應商,成本降低了50%以上。
當前,在粵港澳大灣區高速發展的浪潮推動下,佛山良好的人才政策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高層次人才。李尊華把生產基地落戶在了佛山。
“我們從研發、生產、銷售到技術服務,已經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產業鏈。”李尊華介紹,為擴大納米磁珠的生產、增加產能,團隊入駐廣工大研究院,并成立了佛山市百翱納微科技有限公司。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引擎之一,廣工大研究院已連續五年獲評國家級優秀(A類)科技企業孵化器,成功孵化高科技企業220余家(其中29家獲高企認定);搭建智匯+工業創新成果推廣平臺,幫助高校、科研機構精準對接合作方,助力入駐企業找準市場;通過拓寬投融資渠道、政策資金支持、人才服務等,為創業者保駕護航。如今,廣工大研究院已吸引超過300名高端人才落地,積極賦能佛山經濟高質量發展。
“到佛山創業,我很有信心!”李尊華表示,佛山擁有良好的科研平臺和產業化環境支持人才團隊發展,接下來將依托佛山生產基地,擴大珠三角地區的開發經營,公司未來三年的銷售額有望突破5000萬元;同時將增加納米微球技術在光電和生物醫藥領域的研發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