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科
儲存疫苗的冰箱里安裝的新型溫測設備,可24小時不間斷記錄溫度,相關數據通過網絡即時傳輸至平臺……這是11月12日成都高新區疫苗接種智慧監管點位現場的一幕。在成都高新區,這樣的疫苗接種智慧監管點位有26個,不僅解決了斷電情況下的溫度監測問題,也避免了“人盯設備”的局限性。今年以來,成都高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市場監管局)以智慧化市場監管為依托,通過公開藥械日常監管工作標準、食品經營主體信息,提前告知違法風險等舉措,深入推進藥械監督檢查規范化,促進企業合規經營,守護群眾飲食用藥安全。
讓監管信息一目了然
在微信小程序“高新區醫療器械智慧化監管云平臺”中,有監管端和企業端的雙向管理端口,不僅企業管理、監督檢查、信用等級、風險防控、冷鏈管理等功能一應俱全,用戶還可通過網格化管理、企業分布地圖菜單,了解成都高新區醫療器械經營企業分布情況。
成都高新區市場監管局于去年9月上線醫療器械智慧化監管平臺,該局通過平臺運行深入推進藥械監管與黨風廉政建設融合,主動公開藥械日常監管工作標準。
“在日常監管過程中,監管人員嚴格對照已公開的工作標準進行檢查,并現場出示檢查結論及相關整改要求,形成檢查報告,經監管服務對象確認后,方可上傳系統。”該局相關部門負責人說,截至目前,高新區已通過“藥械智慧監管平臺”公布三類醫療器械許可現場檢查指導標準228項,藥品零售現場檢查指導標準176項,開展監督檢查442家次。同時,該平臺還設置廉政承諾專欄,明確廉潔紀律和工作紀律要求;建立廉政信息反饋機制,增加投訴建議模塊,方便企業及時反饋監管人員廉潔自律情況、跟蹤事項辦理進度以及工作意見建議。
讓食品安全更公開透明
運用5G、AI、大數據和區塊鏈、圖像識別等技術,將涉及食品安全相關問題,納入全鏈條管理,打造實時、動態的閉環式聯動監管體系,實現食品安全監管的可見、可感、可知、可溯……這是成都高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全省率先打造的食品安全“陽光智慧工程”。
通過深入推進食堂、大型餐飲等重點領域食品安全智慧化監管,該局著力破解信息壁壘問題,及時對外公示食品經營主體的員工健康狀況、食材采購、農殘(獸殘)監測、加工制作、后廚衛生、餐廚回收等信息,有效促進全鏈條管理,倒逼餐飲服務單位落實主體責任。截至目前,已有121所公立中小學(幼兒園)、9家養老院食堂、3家機關單位食堂、17家餐飲企業接入食品安全“陽光智慧工程”,已生成229691條溯源數據,采集學校食品安全公示信息90000余條,公眾訪問公示小程序43507次。
在智慧化管理過程中,成都高新區市場監管局還在四川率先開展針對食品經營單位的“一店一碼”數字化監管服務,市民只需要通過手機等移動設備掃描店鋪二維碼,便可輕松一鍵獲取經營單位的營業執照及食品經營許可證登記信息、風險分級、從業人員健康信息等11項信息,為市民提供更加直觀、便捷的信息獲取方式。目前,轄區內1600戶食品經營單位已經完成了賦碼和數據采集工作成功實現食品安全監管全程留痕、信息可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