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張蓋倫 通訊員 陳勝偉
師生在昆蟲文化節現場 供圖:浙江農林大學黨委宣傳部
蠶蛹、蜜蜂蛹、東亞飛蝗、松毛蟲蛹、天牛幼蟲、金邊龍虱、豆天蛾、面包蟲、斗米蟲、金蟬、竹象、爬沙蟲……這些常見的昆蟲,配上油炸、椒鹽、紅燒等料理方式后會怎樣呢?
近日,在浙江農林大學昆蟲文化節上,近20種由昆蟲烹飪而成的美食亮相。不少學生是第一次品嘗昆蟲宴,一開始還膽戰心驚,沒想到嘗試吃了一只后就想吃第二只。
“蝗蟲,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蚱蜢,這可真是美食,含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含有鈣、磷、鐵、銅、錳、維生素A、B等成分,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豐富。今天第一次吃,味道難忘。”一位食品專業的學生說,蝗蟲還有能健脾消食,息風止痙,止咳平喘,通絡等作用。
“好玩!有趣!既能學習昆蟲知識,還能品嘗美食,昆蟲節真是太棒了。”浙江農林大學大三學生方博表示,自己更喜歡吃椒鹽竹筍蟲。這種蟲子肥肥白白,長約3厘米,味道甘香,似有奶油之味。竹蟲啃吃幼嫩竹筍吸收養分,20天內可從米粒大小長到手指頭般粗大,寄生在竹筒內,從竹尖逐節往下吃,最后藏于根部,體肥停食,此時的竹蟲富含高蛋白、氨基酸,好吃有營養。
參加活動的不少師生表示,這是第一次參加昆蟲節。據介紹,浙江農林大學昆蟲節期間不僅舉辦昆蟲美食展,還舉辦昆蟲標本及工藝作品展、昆蟲科研成果展、昆蟲科研成果展、昆蟲攝影展、資源昆蟲展等,還設立昆蟲體驗區,開展昆蟲文化知識問答互動等活動。學生既可以現場學習昆蟲美食烹飪制作方式,又可以欣賞昆蟲標本館部分館藏標本、昆蟲創意作業,了解生物防治的農業害蟲誘捕器及綠僵菌等產品,增強昆蟲方面的知識。
浙江農林大學農學院的王吉銳老師表示,學校希望通過舉辦昆蟲節,引導師生體驗昆蟲之樂趣,欣賞昆蟲之美顏,品嘗昆蟲之美味,感受昆蟲之含韻,進而推廣昆蟲文化和昆蟲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