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思超 趙品 謝珍 科技日報記者 寇勇
11月20日11時58分,隨著纜索吊機將重達114噸的鋼箱梁平穩落于塔旁托架上,由中鐵開投、中鐵大橋局承建的玉楚高速綠汁江特大橋首片鋼箱梁架設成功。大橋建設成后,將創造首座單塔單跨鋼箱梁懸索橋,最大跨度的單塔單跨懸索橋(主跨780米)、最大傾角隧道錨(54度)三項世界紀錄。
大橋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易門縣與雙柏縣交界處,跨越綠汁江,為玉溪至楚雄高速公路的重點控制工程。大橋全長798米,橋面為雙向四車道,設計速度100公里/小時,兩岸均直接與隧道連接。
據中鐵大橋局綠汁江大橋項目常務副經理岳萬友介紹,大橋主跨鋼箱梁共計61個節段,為全焊接結構,工廠制造單元,在現場鋼梁預拼場進行整節段拼裝,通過纜索吊機從跨中往兩邊對稱架設。此次吊裝的鋼箱梁為玉溪岸端梁,長6.34米,寬31.4米,高3米。為保證項目首片鋼箱梁順利架設,中鐵大橋局建設者制定了專項吊裝方案,反復推演施工進程,不斷完善施工組織計劃,排查識別安全風險。充分依托“建橋國家隊”設備、管理、人才、創新等優勢,結合項目實際對纜索吊進行了優化。打造“智慧纜索吊”,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綜合了“BIM技術+可視化監控+索力檢測”等技術形成了纜索吊智慧監控系統,有效確保鋼梁吊裝過程中的安全性和作業效率。
“大橋橋面距存梁場高差達320米,如此大的高差,在國內尚屬少見。”項目總工程師段妙奇說,大橋位于V型峽谷內,受狹管效應作用,峽谷內瞬間風力大,對鋼箱梁吊裝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為確保鋼箱梁線形及標高符合設計要求,項目部安排專員到鋼梁廠駐廠盯控,對每道工序、每個環節都層層把關,嚴格檢查;通過設置完整的監控系統,實時監測鋼箱梁吊裝過程中整個系統索力、位移、纜塔偏位及鋼箱梁吊裝姿態;組織專業測量員對鋼箱梁吊裝位置進行盯控把關。
自2019年開工以來,面對復雜的工程環境,中鐵大橋局建設者堅持迎難而上、主動作為,不斷攻堅克難。針對玉溪岸隧道錨傾角大的結構難點,項目技術團隊通過技術攻關,自主研發出一套快速智能出渣系統,將隧道錨施工工期提前5個月;針對主塔施工,項目團隊合理組織資源,采取“塔梁異步施工”的方式,將主塔封頂時間比原計劃提前一個月。采用小循環施工進行上部結構主纜安裝,加快了主纜架設施工進度,為大橋鋼梁架設奠定了堅實基礎。通過技術創新,獲得多項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及省部級工法。
目前,除主跨鋼箱梁架設外,大栗樹隧道施工已進入最后沖刺階段,全橋已完成總工程量的87%。下一步,項目部將充分依托“決戰決勝四季度”勞動競賽活動,創新工作方法,提升管理效能,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完成剩余工程,為玉楚高速2022年如期通車打下堅實基礎。
玉楚高速是廣昆高速公路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云南省高速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線路全長190.597公里。項目建成后,將結束楚雄州雙柏縣無高速的歷史,實現周邊縣鎮互聯互通,大橋兩岸通行時間由原來的1.5小時,縮短至2分鐘,極大改善大橋兩岸縣鎮的基礎設施落后局面,促進周邊地區交通經濟往來,改善投資環境,為沿線人民群眾增收致富打通一條快速通道,對推進滇中地區旅游發展、經濟建設起到重要作用。
(受訪方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