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新通 科技日報記者 謝開飛
11月16日,福州大學永定區飛地科技園啟動儀式在福州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舉行,福廈泉自主創新示范區協同創新平臺揭牌儀式同期舉行。據悉,這是福建首個落戶高校的飛地科技園,也是校地雙方創新科技體制機制,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探索。按照“孵化在福大、轉化在永定;研發在福大、生產在永定”的合作理念,雙方將通過合作共建飛地科技園、產業基地等,推動區域人才鏈、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建設自主創新示范區協同創新平臺,成為全省政產學研用合作的一張“新名片”。
啟動儀式現場。福大供圖
“福州大學作為對口支援龍巖市永定區的單位,服務革命老區蘇區振興發展,是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和應有的擔當。”福州大學黨委書記陳國龍在致辭中指出,福州大學永定區飛地科技園的啟動,福廈泉自主創新示范區協同創新平臺的揭牌,是學校支援閩西原中央蘇區的重要舉措,是加強校地協同創新創業創造的一件大事,也是校地雙方合作進入實質性階段的重要標志,必將有利于構建“科技—人才—產業—創新”四位一體的全面合作格局。要在合作的廣度、深度、溫度上下足功夫,推動合作態勢螺旋遞升,從而推進雙方高質量發展。
啟動儀式現場。福大供圖
龍巖市永定區李強書記表示,永定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原中央蘇區縣。今年以來,永定區搶抓福州大學對口支援歷史性機遇,借力福州大學智力、科技、人才、校友資源等優勢,合作共建福州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龍巖文秀產業基地、福州大學永定區飛地科技園,累計投入資金近15億元,取得了顯著成效。永定區將充分運用好飛地園區和創新平臺,加強與福州大學的溝通對接,積極打造成為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科技成果轉化落地、科技人才聚集的優質平臺。
啟動儀式現場。福大供圖
隨后,福建省科技廳副廳長周世舉提出了三點希望:一要打造品牌,強化帶動。全面提升核心競爭力,精心打造一流園區,盡快總結出好經驗、好模式、好機制,為自創區協同創新提供示范。二要把準定位,力求實效。盡快孵化和培育一批高科技企業,盡快轉化和落地一批創新成果,促進飛地科技園的科技創新能力有新提升。三要加強合作,創新發展。作為飛地科技園的合作雙方,福州大學和永定區要加強合作、優勢互補,共同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
當天啟動的飛地科技園暨福廈泉自主創新示范區協同創新平臺坐落于福州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怡山園區,啟動儀式當天共吸引了包括中福大明集團、國動福建公司、貞仕科技、酵天下科技等一批實力企業洽談入駐。
據福州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管委會辦公室主任葉志清介紹,近年來,科技園圍繞學校學科發展和科技產業集群布局,積極打造科創“總部經濟”。目前,園區入駐能源與環境光催化國家重點實驗室、地理空間信息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中心等國家級平臺9個,省級科研平臺33個,校企合作平臺11個等,構建科技園科研技術開放式共享平臺格局。已轉化學校科技成果50多項,累計孵化企業200多家,其中獲批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小巨人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達30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