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華凌
作為北京市“兩區”建設的重點項目和“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的重要工程,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以下簡稱北數所)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帶領下,依托國內首創新型交易模式的先發優勢,以及首都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在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領域先行先試、積極探索,助力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
11月12日,在北京市經信局的大力支持下,北數所通過網絡視頻的形式舉行線上推介發布會,重磅落地一系列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成果:全國首發數字交易合約、入駐首批數字經濟中介服務商、啟動醫療數據算法創新應用……通過探索數據交易規則、技術實現路徑和應用場景落地,數據價值發現、數據資產交易的領先服務逐一破繭。
率先落地新型交易模式,創建基于區塊鏈的數字交易合約
為規范交易行為、保障雙方權益,確保敢交易、真交易、多交易,北數所首創了基于區塊鏈的“數字交易合約”新模式。表面上,“數字交易合約”是數據提供商、應用商和服務商共同達成的數字交易約定,涵蓋交易主體、服務報價、交割方式、存證碼等信息,是交易連續、真實、可追溯的高可信“動態交易賬本”。本質上,“數字交易合約”是針對具體數據交易問題的一整套解決方案,不僅突破單一數據買賣的傳統初級模式、發展為涵蓋數據、算法和算力的組合交易模式,還擴展了數據資源的價值實現范圍,把算法、算力及綜合服務應用也變成可供交易的數字資產。
“數字交易合約”的背后,是北數所海量數據、先進技術、合規保障等多方優勢的共同發力。數據儲備方面,北數所實現與北京政務資源網的聯通和金融公共數據專區的對接,并持續推進行業數據、科研數據、跨境數據、社會數據等的高效匯聚,一條完整的數據資源供應鏈正在加速構建。技術支撐方面,依托在隱私計算、區塊鏈等領域的技術優勢,基于區塊鏈構建高可信“動態交易賬本”,為數據供需雙方提供可信的數據融合計算環境。合規保障方面,對交易參與主體實行準入審核和分級管理,對數據來源進行合法性驗證和合規性審查,推動數據交易合約達成。
“我們類似于一家大型超市。”北數所相關負責人比喻稱,“這里既有出售原始數據的‘生鮮區’,也有成品類數據產品的‘食品百貨區’,同時還有能滿足個性化數據服務需求的‘訂餐加工區’。這樣一來,就能滿足不同類型、不同層次客戶的多樣化交易需求。”
數字經濟中介服務商集體入駐,共同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建設
多層級、安全、負責任的數據交易體系建設,離不開由數據提供方、購買方、中介服務方、監管方和交易場所組成的數據交易生態的支撐。其中,涵蓋數據估值、評級、審計、托管等在內的中介服務商,作為數據交易催生而來的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是數據交易生態中的重要一環,將在數據要素市場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
在本次推介發布會上,北數所舉辦了數字經濟中介服務商集體入駐儀式,北京市大數據中心、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等單位集體入駐后,多方將共同構建安全、高效、領先的數字經濟中介服務生態體系,努力培育帶動數據交易上下游產業鏈的創新發展。
打造標桿性應用場景,用數據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圍繞企業和市民普遍關心的高頻急難問題,北數所快速打造了一批金融、醫療等重點領域的應用場景,在數字孿生的未來城市建設中奮力探索。
創新數字金融新業態。借助北數所平臺IDeX系統,北京金融公共數據專區中的高價值政務數據與銀行金融數據進行融合之后,工商銀行、招商銀行的“普惠金融數字畫像”“企業貸后預警”等數字金融服務悉數落地,“小微業主貸”“小微普惠貸”等業務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開展;聯合交通銀行、中航信等單位,探索基于數據資產評估的金融創新服務,為實現數據資產價值化提供解決方案;建設數據跨境流動服務試點平臺,推動技術、監管、規則等制度創新,為有需求的跨國企業提供合規、安全、可控、可靠的跨境數據托管服務,數據安全有序跨境流動的路徑逐漸清晰……
探索智慧醫療新發展。推介發布會上,北數所宣布將于近期啟動“北京醫療健康數據創新試點應用競賽”。該活動將在北京市經信局、市衛健委等單位的指導下,由北數所聯合北京市10家醫院發起舉辦,旨在法律合規的制度框架下、在安全可信的技術環境中,將較高價值的醫療健康領域數據進行脫敏加密,以科研競賽的形式向人工智能、醫藥研發、健康醫療科技等企業定向開放,支持北京市臨床決策、疾病診斷、藥物研發等醫療領域研究,推進創新技術轉化為實踐產品并落地實施,實現數據可用不可見、可用不可得。
“在北京打造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的進程中,需要加快建設新設施、激活新要素、培育新動能、探索新治理,持續做好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這篇大文章,以應用創造價值,以流通擴大價值。唯有如此,我們才能以改革帶動高水平融合,以創新驅動數字化轉型,從而為廣大人民群眾創造更加便利、更高品質、更趨美好的生活。”北京市大數據中心相關負責人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