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科
儲存疫苗的冰箱里安裝的新型溫測設備,可24小時不間斷記錄溫度,相關數據通過網絡即時傳輸至平臺……這是11月12日成都高新區疫苗接種智慧監管點位現場的一幕.在成都高新區,這樣的疫苗接種智慧監管點位有26個,不僅解決了斷電情況下的溫度監測問題,也避免了“人盯設備”的局限性。
成都高新區召開“一網統管”第四季度治理場景拉練。受訪者供圖
在日前成都高新區召開的“一網統管”第四季度治理場景拉練會上,陽光藥械、智慧養老、運輸車輛監管、水氣土環保治理等多個城市智慧場景受到關注。通過大力推動城市運行“一網統管”的建設目標,該區正積極構建智慧治理新模式,持續推動城市運行“一張網”建設,為城市治理數字化、智慧化轉型服務。
依托智慧化平臺開展現場監管。受訪者供圖
去年,利用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化工具建設的成都高新區“藥械智慧監管平臺”首次上線,目前已有數百家相關經營企業入駐平臺,成都高新區市場監管局基于平臺的日常監測機制,至今已發布風險預警158條次,發布信息7689條次。該局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以“平臺”建設為契機,今年以來該局正深入推進藥械監管與黨風廉政建設融合提升,主動公開藥械日常監管工作標準,截至目前已通過“藥械智慧監管平臺”公布三類醫療器械許可現場檢查指導標準228項,藥品零售現場檢查指導標準176項, 開展監督檢查442家次。
為進一步落實“成都市關于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的工作部署,成都高新區正以城市運行“一網統管”為抓手,做強全域感知、全局洞察、系統決策、精準調控的“城市大腦”體系,“智慧韌性安全城市建設工程”和“超大城市治理”為引領,持續推進城市運行“一張網”。
運用5G、AI、大數據和區塊鏈、圖像識別等技術,將涉及食品安全相關問題,納入全鏈條管理,打造實時、動態的閉環式聯動監管體系,實現了食品安全監管的可見、可感、可知、可溯……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區121所公立中小學(幼兒園)、9家養老院食堂等接入食品安全“陽光智慧工程”,已生成229691條溯源數據,采集學校食品安全公示信息90000余條,公眾訪問公示小程序43507次。通過深入推進食堂、大型餐飲等重點領域食品安全智慧化監管,該系統可及時對外公示食品經營主體的員工健康狀況、食材采購、農殘(獸殘)監測、加工制作、后廚衛生、餐廚回收等信息。
同時,成都高新區市場監管局還在全省率先開展針對食品經營單位的“一店一碼”數字化監管服務,市民只需要通過手機等移動設備掃描店鋪二維碼,便可輕松獲取經營單位的營業執照及食品經營許可證登記信息、風險分級、從業人員健康信息等11項信息。據統計,目前轄區內1600戶食品經營單位已完成賦碼和數據采集工作,實現食品安全監管的全程留痕、信息可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