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do id="qgeso"></bdo>
        • <strike id="qgeso"></strike>
        • <sup id="qgeso"></sup><center id="qgeso"></center>
        • <input id="qgeso"></input>

          顆粒歸倉!各地開展“雙搶”打贏秋收“攻堅戰”

          首頁 > 科技 > > 正文

          日期:2021-10-17 11:05:24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記者

          10月16日是第41個世界糧食日。眼下正值我國秋收秋種的關鍵時期。“手中有糧、心中不慌”,記者近日在多個產糧大省走訪看到,面對洪澇等極端天氣多發的情況,各地科學調度、搶抓農時,確保秋糧顆粒歸倉。

          不誤農時描繪豐收圖景

          正值秋收季,在黑龍江省綏化市北林區秦家鎮一處稻田里,稻香陣陣。幾名農機手正熟練操作水稻收割機收割水稻。

          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工作人員介紹,截至10月13日,黑龍江省農作物已收獲15827萬畝,占應收面積的近七成。

          從黑土“糧倉”到膠州半島,從贛鄱大地到“天府之國”,秋收的圖景在祖國大地展開。

          記者在山東省青島市平度市看到,當地農戶針對當前土壤濕粘、整地困難的生產實際,玉米收獲堅持“兩搶”原則,即“搶排積水、搶收騰茬”,加快機收進度;小麥播種堅持“播期服從墑情、播量服從播期”的原則,即使推遲播期也要保證整地和播種質量。

          10月15日,在四川省農業大縣中江縣永太鎮,金穗源糧食專業合作社的工作人員在田間完成秋收后,又開著幾臺挖掘機挖排水溝。

          “這幾天,我們都忙著開溝,因為前段時間雨水多,開溝后把水排出去,為秋種做好準備。”金穗源糧食專合社負責人常濤說。

          山西近期迎來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強秋汛。受強降雨影響,全省農作物受災面積達357.69萬畝。

          10月13日,廠家技術人員向山西省安澤縣受災群眾傳授農業機械的使用方法。新華社記者陳志豪 攝

          位于太岳山區的山西省安澤縣,持續降雨造成農田積水、莊稼倒伏,全縣農作物受災面積占比超過四成。“被洪水沖倒的玉米容易發霉、發芽,不抓緊搶收就會絕收,農民大半年的辛苦就白費了。”暴雨結束以來,安澤縣財政局職工李紹毓每天都在包聯的沁河莊村幫忙收秋。

          山西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王進仁說,目前山西省農業農村系統有3000余名干部和專家在田間地頭開展服務。同時,督促指導運城、臨汾、晉城、長治等冬小麥區力爭10月20日前適播期多種、種好,晚播冬小麥整好地、施好肥、拌好種,確保應種盡種。

          科技創新引領秋收“新范兒”

          秋收中,農業科技及創新理念的發展與普及,正不斷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

          在黑龍江省三江平原腹地,北大荒農墾集團建三江分公司的一處稻田里,一臺無人收割機正在作業。利用北斗導航,只需在手機里輸入相關參數,這臺無人機可自主定位,精準高效收割,節省了人力。

          建三江分公司工作人員介紹,公司在6個農場建設了數字農業平臺,實現了農業生產全程數字化,有的農場形成了從衛星到地面、從宏觀到微觀的農情監測系統。

          而在黑龍江省海倫市東興現代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無人機早已不是“新鮮事”。“我們現在有大大小小無人機28臺,不僅自己用,還服務周邊農戶。”合作社理事長劉春生說。

          秋收中,秸稈處理一度成為一些農民心中的難題。過去不少農民選擇焚燒,不僅帶來安全隱患,還污染空氣。近年來,多地通過科技創新推進秸稈綜合利用,讓秸稈“變廢為寶”。

          記者在山東省青島市膠州市鋪集鎮鹿家村看到,不少種植戶采用精細化粉碎混埋還田技術,秸稈還田時深耕并配施生物菌劑,不僅可增加土壤有機質,還能緩解病害問題。

          “采用這種方式還田,每畝地得多花約70元。但今年市里有補貼,很多人的積極性調動了起來。”村民鹿炳展說。

          膠州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姜延海介紹,膠州市還利用農作物秸稈制造有機肥,進一步減少化肥施用量,提高耕地地力。

          “藏糧于地”助力可持續發展

          10月中旬,江西省撫州市樂安縣龔坊鎮濂坑村2900多畝晚稻已成熟。村民曾憲林站在農田間,豐收的喜悅掛在臉上。

          在地頭,曾憲林談到高標準農田建設給秋收帶來的好處,“田整平了,路修寬了,大型農機能直接開到田里,運糧卡車也能開到田邊,一天能收割40畝,速度比以前快了一倍!”

          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助力提升糧食產能和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藏糧于地”為端牢“中國飯碗”提供堅實保障。

          在青島市平度市,當地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區農業基礎設施水平有了明顯提升,特別是水資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

          平度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張瑜輝舉例說,2019年膠萊河項目區灌溉水利用系數為0.65。通過項目實施,節水灌溉區域灌溉水利用系數提高到0.855,改善灌溉區域灌溉水利用系數提高到0.75,年節水量可達141.6萬立方米。

          平度市明村鎮東店子村村民王洪春告訴記者,他在明村鎮高標準農田項目區流轉承包土地2700畝,“大致一算,一年下來每畝地平均節約成本100元左右,平均增產200斤、增收200元。” 王洪春說。

          “高標準農田建設的一大好處就是有效減少了水土流失。”黑龍江省海倫市農業農村局干部高波說,“以前雨水沖刷嚴重時,有的農田受侵蝕的部分每年流失的黑土厚度可達二三十厘米,高標準農田建設則可通過加固護坡等方式,有效減少水土流失,保護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執筆記者楊喆,參與采寫王建、王凱、梁曉飛、陳春園、高健鈞、王勁玉、許雄、陳志豪)

          關鍵詞: 攻堅戰 顆粒 歸倉 各地

          下一篇:國家公園照亮虎豹回鄉路 野生東北虎和東北豹現狀調查
          上一篇:神舟十三號航天員順利進入天舟三號

          科技

           
          国产三级日本三级日产三级66,五月天激情婷婷大综合,996久久国产精品线观看,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97
          • <bdo id="qgeso"></bdo>
              • <strike id="qgeso"></strike>
              • <sup id="qgeso"></sup><center id="qgeso"></center>
              • <input id="qgeso"></input>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美女被遭强高潮免费网站| 亚洲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婷婷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福利视频合集1000|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va | 亚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 中文无线乱码二三四区| 窈窕淑女韩国在线看| 男女一对一免费视频| 日本年轻的妈妈| 国产精品免费大片| 免费又黄又硬又爽大片| 久久丫精品久久丫|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99视 |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电影|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99爱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美女脱了内裤张开腿让男人桶网站 | 免费a级毛片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资源在线| 国产自产21区|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妺妺窝人体色WWW聚色窝仙踪|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97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男女交性特一级| 国产香蕉视频在线| 人妻体体内射精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avdvd| 色欲欲WWW成人网站| 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天天在线午夜更新| 亚洲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 tom39你们会回来感谢我的|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8| 成年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 久久精品人人爽人人爽| 日本精品www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