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
13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人員在云南三疊紀海相地層發現世界上最古老的距今約2.44億年的肋鱗裂齒魚類化石,這是在亞洲首次發現該魚類。研究人員將該魚類命名為亞洲肋鱗裂齒魚。這項發現更新了人們對肋鱗裂齒魚科起源的認識和對三疊紀海洋生物復蘇的了解。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國際學術期刊《Peer J》。
距今約2.5億年前,地球生命歷史中發生最具災難性的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事件。為了了解之后的三疊紀生態重建,中科院古脊椎所徐光輝研究團隊對我國云貴地區的三疊紀海相地層進行了十余年的持續研究,先后發現、命名了21種水生脊椎動物化石。
“本次命名的亞洲肋鱗裂齒魚發現于云南羅平,是一種小型甲食性魚類,鱗片較為特殊。目前,該古魚類物種僅發現三塊化石,是2.44億年前羅平生物群中的稀有物種?!毙旃廨x說,肋鱗裂齒魚類是中三疊世海洋生物復蘇時期新鰭魚類干群的代表物種,最早化石記錄過去發現于2.42億年前意大利和瑞士交界的海相地層中。
新發現的亞洲肋鱗裂齒魚將肋鱗裂齒魚類的最早記錄提前了約二百萬年,更新了人們對肋鱗裂齒魚類生物地理的認識。由于肋鱗裂齒魚類同時具有肋鱗魚類和裂齒魚類的過渡特征,其分類位置難以確定。研究人員根據對歐亞肋鱗裂齒魚類的詳細對比和分支系統學研究,首次提出了肋鱗裂齒魚類是漏臥魚類姐妹群的觀點,新建立了肋鱗裂齒魚科,并將它歸入漏臥魚目。
徐光輝表示,這項研究成果解決了肋鱗裂齒魚類的分類學問題,對于了解三疊紀新鰭魚類的早期演化和生物地理具有重要意義。
亞洲肋鱗裂齒魚完整標本。徐光輝供圖
亞洲肋鱗裂齒魚復原圖。許勇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