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自然·食品》雜志發表一項環境學研究,評估了與全球食品生產有關的溫室氣體(GHG)排放,每年約等同于17318兆克(173.18億噸)CO2,其中57%對應于動物性食品的生產,29%對應于植物性食品。這些計算基于2010年前后200余個國家的數據,包括了與動物飼料、運輸和國際貿易等多種因素相關的溫室氣體。
一般認為,采用植物性飲食是緩解氣候變化的有效戰略,但飲食改變的確切潛在貢獻尚未得到計算。盡管此前有工作評估了農業、林業和土地利用的溫室氣體排放,但食品產業的數據比較零星,空間不明確,而且各農業子部門間方法亦不一致。
通過開發統一的數據模型框架,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研究人員阿圖爾·加恩及其同事,此次建立了一個開放獲取數據庫,以評估全球來自植物和動物性人類食品的溫室氣體排放(CO2、甲烷以及一氧化二氮)。該數據庫包括了大量農業活動、農產品(總計171種作物和16種動物性產品),以及2010年前后來自200余個國家的數據。
研究團隊表示,耕地管理和土地利用變化占了溫室氣體總排放主要的估計份額(分別為38%和29%),水稻和牛肉則是影響最大的植物性和動物性貨品(分別占12%和25%)。南亞和東南亞以及南美則是基于生產的溫室氣體的最大排放者。(記者 張夢然)
關鍵詞: 科學家 全球食品相關溫室氣體排放 環境學 G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