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河北省煤田地質局組織實施的唐山市馬頭營凸起區干熱巖開發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實現了干熱巖試驗性發電。這是我國首次實現干熱巖試驗性發電。6月28日,河北省煤田地質局與唐山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唐山馬頭營凸起區干熱巖地熱資源開發關鍵技術集成研究與示范項目成果發布會。
干熱巖是地球內部熱能的一種賦存介質,是一種國際公認的清潔能源。干熱巖資源就是存在于巖石中的熱量,被譽為“來自地球母親的溫暖”。其具有資源量大、分布廣、可持續利用時間長等特點,是未來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的重要方向。
然而,長期以來,受制于干熱巖勘查選址、高效鉆完井工藝、儲層改造、高效發電等領域技術的限制,干熱巖規?;?、商業化開發利用一直難以實現,導致這一清潔能源長期得不到開發,巨大的地下寶庫難以有效利用。
2019年,河北省煤田地質局組織實施的干熱巖勘查項目,在唐山海港經濟開發區3965米深度鉆獲了京津冀地區埋藏最淺的干熱巖,實現了我國中東部地區干熱巖勘查的重大突破。
為突破干熱巖開發利用重大技術難題,2020年以來,河北省煤田地質局聚焦國家需求,統籌整合多方資源,聯合開灤集團、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等單位,開展了“河北省唐山市馬頭營凸起區干熱巖開發關鍵技術集成研究與示范”重點研發項目,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取得重大成果。
該項目完成了干熱巖發電系統性能測試,在我國首次實現了干熱巖試驗性發電。建立了干熱巖鉆完井技術體系和干熱巖儲層改造技術體系,為我國今后干熱巖開發利用奠定了堅實基礎。與會專家認為,該項目的成功意義重大,所采用的工藝先進,應用前景廣闊,將在全國范圍發揮良好的示范作用。
發布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武強介紹,這是我國首次實現干熱巖試驗性發電,為干熱巖這一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奠定了堅實基礎,對于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將發揮積極作用。(劉清波 記者 劉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