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深圳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簡稱“深圳東方紅”)獲悉,由該公司總研制的“仰望一號”衛星,承擔衛星平臺研制及整星的總裝、集成、測試工作的“海絲二號”衛星將于近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這意味著“深圳造”衛星大家族中又將增添兩名新成員。
“仰望一號”探究神秘天體變化
“仰望一號”衛星(衛星代號YW-1)由深圳東方紅抓總研制,空間光學、空間紫外望遠鏡由深圳起源太空科技有限公司設計研發,是我國首顆可見光/紫外譜段同步觀測的科學天文遙感衛星。
衛星升空后,將用于觀測近距離飛掠地球的近地小天體,捕捉更詳細的軌道和物態信息,加深對太陽系小天體起源、構成和演化的理解。同時,開展對不同天區目標的天文觀測,包括對星等和光變的觀測,實現對恒星演化晚期暴發激波暴現象、伽瑪射線暴余輝及引力波電磁對應體的探測。
據介紹,“仰望一號”衛星由衛星平臺和有效載荷兩部分組成。衛星平臺由綜合電子組件、控制組件、數傳組件、電源組件、結構機構組件和熱控組件組成。衛星有效載荷包括一臺可見光相機和一臺紫外相機。“它們就像仰望太空的一雙眼睛。” 深圳東方紅項目經理兼項目技術經理李春說。
身形輕巧“觀天”本領卻不俗
作為我國首顆天基光學天文觀測小衛星,“仰望一號”衛星也是我國首顆商業天基光學天文望遠鏡項目,其從立項到衛星出廠時間僅為1年。
“仰望一號”衛星綜合電子采用了高集成度、通用化設計。整星結構采用了框架式鋁合金結構,大面積結構板鏤空設計,大大降低了整星結構質量,同時滿足整星結構剛度要求,整顆衛星重約42千克。
盡管身形輕巧,“觀天”本領卻不俗。“仰望一號”衛星身上的可見光相機載荷采用大口徑小F數透射式鏡頭,具有極強的能量收集能力。結合高靈敏度科學級CMOS探測器,可以實現天文弱目標探測。
另一臺紫外相機載荷具有高截止紫外濾光片,采用了高靈敏度科學級面陣CMOS探測器,配合透射式大視場紫外鏡頭,提升了紫外觀測的效率和靈敏度,可實現對超亮超新星相互作用、黑洞潮汐瓦解等暗弱紫外天文目標的巡天探測。
“海絲二號”服務海洋強國建設
“海絲二號”衛星(衛星代號HISEA-2)是由廈門大學與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共同論證推出的一顆小衛星。由航天東方紅衛星有限公司負責抓總研制,廈門大學承擔數據應用牽頭工作,共同開展衛星應用研究,深圳東方紅承擔衛星平臺研制及整星的總裝、集成、測試工作的實施。
作為我國首顆以海洋近岸、淺海島礁及內陸水體生態環境為觀測目標的微納光學遙感衛星,“海絲二號”衛星主載荷為一臺多光譜相機,配置8個水色專用可見/近紅外多光譜波段。衛星可用于海洋生態環境的綜合觀測、我國沿海城市海岸帶及近海水環境監測等應用領域,對衛星海洋遙感技術的發展具有典型的技術引領與示范作用。
它還能夠利用星上配置的多光譜相機獲取水體表層的葉綠素濃度、懸浮泥沙、初級生產力、透明度、淺海地形等參數,可以應用于水質安全監測和評估、海洋養殖、海岸帶旅游、養殖業執法以及保險賠付等。
“海絲二號”衛星還可應用于近海水產養殖的赤潮災害的防災減災,增強用戶對赤潮災害的應變能力。對近海、內陸水體水質的時空動態變化、珊瑚生態系統的狀態等開展研究。
財經觀察
延伸閱讀
深圳打造 微小衛星 研制重鎮
【深圳商報訊】(首席記者 王海榮)深圳是我國微小衛星研制重鎮,曾先后研制了全球首顆脈沖星實驗衛星、國內首個批量生產微小衛星星座、深圳首顆出口國際衛星、國內首顆極地探測遙感衛星等。
6月9日,記者從深圳東方紅獲悉,僅該公司研制的在軌微小衛星就達到16顆,從幾千克到幾百千克,涵蓋技術試驗、通信、導航、遙感、大氣探測等方向,發射成功率100%。在微小衛星總體設計、一體化綜合電子系統等技術研究方面居國內領先水平。
值得關注的是,深圳成熟的電子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產業在衛星研制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
日前頒發實施的《深圳市關于支持衛星及應用產業發展的工作意見》提出,從打造特色應用場景、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夯實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產業配套環境、建立行業保障機制等方面,推動深圳建設成為全球衛星及應用產業創新高地。在政策利好推動下,有望進一步加快深圳微小衛星研制重鎮的建設步伐。(記者 王海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