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CNN報道,一只在北極永久凍土中沉睡了24000年的微型動物已經成功復活。
該微型動物叫蛭形輪蟲,是多細胞微型動物。它通常生活在水環境中,并且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生存能力。俄羅斯科學家使用鉆機從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中提取的凍土核心中發現了這些生物。
“這是迄今為止最有力的證據,證明了多細胞動物可以承受數萬年幾乎完全停止新陳代謝的假死狀態。”俄羅斯普希諾生物科學中心土壤冷凍學實驗室的研究員斯塔斯馬拉文說。
早期研究表明,輪蟲在冷凍時可以存活長達10年。而在本次研究中,俄羅斯研究人員使用放射性碳測年法來確定他們從永久凍土中回收的生物,大約有24000年歷史。該研究于6月7日發表在《當代生物學》雜志上。
這并不是第一次從永久凍土中復活古代生命。被冰雪覆蓋約400年到1000年的南極苔蘚的根莖樣本成功再生;在有32000年歷史的永久凍土層發現的種子成功再生并開花;被稱為線蟲的單細胞蠕蟲是從西伯利亞東北部的永久凍土層中發現并復活的,該區域的凍土已有3萬多年的歷史。
馬拉文在論文中說:“目前的結論是,多細胞生物可以被冷凍并儲存數千年至上萬年,然后再次恢復生機——這可是許多科幻小說作家的夢想。”研究表明,輪蟲解凍后就能夠成活并進行繁殖。
“當然,生物結構越復雜,冷凍保存起來就越困難。對于哺乳動物來說,目前還不可能實現。然而,冷凍復生的對象從原來的單細胞生物體轉變為具有腸道和大腦的多細胞生物體,是歷史性的一大步。”
為了解這種生物如何在凍土中以假死的方式存活下來,研究人員對生活在永久凍土地區的現代輪蟲模擬了該過程——先凍住它們然后再解凍。
雖然并非所有輪蟲都能在冷凍過程中幸存下來,但研究表明,這些生物的確具有某種機制,可以在極低的溫度下保護它們的細胞和器官免受傷害——這也許就是通往永生之夢的路標。(記者 張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