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海油”)獲悉,我國首個千億立方米自營深水大氣田“深海一號”氣田15日完成全部開發井的鉆完井作業,為氣田順利投產奠定基礎,再次驗證了我國自主掌握的全套深水油氣田開發鉆完井技術體系的先進性和可靠性,我國已具備深水、超深水海域的油氣勘探開發能力。
“深海一號”氣田位于距海南島150公里的瓊東南盆地,于2014年由中國海油勘探發現,探明天然氣儲量超千億立方米,最大水深超過1500米,最大井深達4000米以上,是我國自主發現的平均水深最深、勘探開發難度最大的海上深水氣田。
記者了解到,“深海一號”氣田采用“半潛式生產平臺+水下生產系統”模式開發,在東西跨度超過50公里的7個深水井區共部署11口開發井,面臨作業水深大、井區狀況差異大、極端天氣頻發等諸多挑戰。
“鉆完井作業的完成,是氣田投產的關鍵環節,我們從深海地層找到油氣并建立起輸送通道,來自深海的清潔能源才能輸送到千家萬戶。”中國海油“深海一號”氣田開發鉆完井項目負責人劉和興告訴記者。
據劉和興介紹,完成此項作業,需要將鉆桿下入到1500米水深海域,并精準進入安裝在海底的直徑不到半米的水下井口。鉆遇地層后,還要全面考慮鉆井作業過程中可能遭遇的地層高溫高壓極端情況,嚴防井噴、井漏等事故發生,控制鉆頭按照預定軌跡順利抵達地層間的油氣存儲區域。
為此,中國海油項目團隊統籌科研力量進行集中攻關,自主研發了表層規模化建井技術、上下部一體化完井等13項關鍵技術,創新應用了10項作業模式,填補了我國在深水探井轉開發井、深水智能采氣樹應用、深水智能完井等多項作業記錄的空白,使項目運行效率提升了30%,天然氣產量較設計提高了20%。
目前,“深海一號”氣田生產管線已經與環海南島海底清潔能源供應網絡連接。氣田投產后,將成為保障海南自由貿易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能源供給的主力氣田,每年將為粵港瓊等地穩定供氣30億立方米。(記者杜燕飛)
關鍵詞: 深海一號氣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