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互聯網是國家新基建的重要內容。低軌衛星物聯網作為衛星互聯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衛星互聯網建設與應用的突破口。區別運行于2萬公里以上的中高軌通信衛星,低軌物聯網衛星一般運行于500-1200公里的軌道高度,具有風險小、成本低、見效快等優勢,是最為‘經濟實用’的全球萬物互聯解決方案,能有效解決目前空中、海洋、80%以上陸地沒有網絡覆蓋的難題,為產業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提供支撐,加快數字中國建設,搶占數字經濟發展主動權。”全國政協委員,全國人大預算工作委員會原副主任蘇軍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蘇軍指出,近年來,低軌衛星物聯網技術快速突破、產業迅速發展,正在進入爆發前關鍵階段。低軌衛星物聯網產業具有投資低、見效快、帶動性強、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國防價值高等特點,能夠快速推動我國經濟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創造超過萬億的新經濟增長點。
“部署一個覆蓋全球低軌衛星物聯網星座,總體投資在5-6億元人民幣,并在1-2年時間就可以完成并投入使用。低軌衛星物聯網星座作為重要基礎設施,將成為國家空、天、地、海一體化信息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加速帶動商業航天、芯片制造、大數據應用、智能裝備等相關產業的發展。”蘇軍說,我國擁有全球規模最大、增長最快的低軌衛星物聯網市場。美國北方天空研究所報告顯示,全球衛星物聯網市場中我國是全球未來十年唯一有望實現年復合增長率超10%的市場,可帶動相關產業全面實現信息化、智能化并推動服務創新、業態創新、金融創新和相關大數據產業發展,創造萬億級的產業價值。
蘇軍認為,從全球看,我國已經初步具備發展低軌衛星物聯網產業的基礎條件和優勢。首先,我國已經系統掌握衛星制造、火箭發射、衛星網絡通信、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建設等關鍵核心技術,為低軌衛星物聯網產業發展提供了雄厚的技術基礎。第二,我國低軌衛星物聯網產業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產業鏈,覆蓋了從上游衛星制造和火箭發射、數據采集和傳輸設備制造,中游衛星星座運營,下游終端開發制造、多場景應用的所有環節。第三,我國已經培育了一批具有技術實力的低軌衛星物聯網企業,特別是產業前沿的民營企業,已居于世界前列位置。比如,北京國電高科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建設運營的“天啟星座”是我國首個、全球第二個在軌運行并提供商業數據服務的低軌衛星物聯網星座。第四,我國經濟數字化轉型、生態環境保護、自然災害預警防治等領域擁有最廣泛的應用場景。
“低軌衛星物聯網產業已經成為發達國家和地區新經濟發展的熱點,國際競爭激烈??焖俨渴鸬蛙壭l星物聯網星座,開拓并占據衛星物聯網細分市場成為該產業創新發展的關鍵。我國低軌衛星物聯網產業發展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績,但同時面臨的問題也非常突出,包括政策和規劃滯后,星座建設速度慢,投融資模式不成熟,民營企業進入難等,已經嚴重制約了我國低軌衛星物聯網產業更好更快發展。”蘇軍說。
為了進一步推進新基建、加快數字經濟發展,蘇軍建議將低軌衛星物聯網作為“十四五”期間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突破口,加強國家頂層設計,優化產業政策,培育我國萬物互聯的低軌衛星物聯產業生態,搶占全球低軌衛星物聯網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戰略高地。
第一,明確低軌衛星物聯網星座新基礎設施的戰略定位,將低軌衛星物聯網星座明確納入“十四五”國家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戰略布局。低軌衛星物聯網為窄帶接入網,是天地一體化信息網絡的重要組成。低軌衛星物聯網主要服務于民商用領域,擁有更為廣泛的應用場景和市場價值。盡快編制我國低軌衛星物聯網產業專項規劃,配套出臺專項政策,提速布局低軌衛星物聯網新基礎設施、加速拓展市場應用,促進低軌衛星物聯網產業更好更快發展。
第二,“十四五”期間重點聚焦三個重大任務。一是加快低軌衛星物聯網的基礎設施建設,在2-3年內部署1-2個覆蓋全球的可商用的低軌衛星物聯網網絡,搶占全球商業衛星頻率軌道資源;二是加速市場應用和業務創新,整合產業鏈資源,構建低軌衛星物聯網產業生態;三是促進低軌衛星物聯網與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地面通信網絡等系統的功能對接和網絡融合,更好地發揮我國天地一體化信息系統的網絡效應。
第三,把民營企業作為我國低軌衛星物聯網創新發展的重要力量。從產業鏈中游具有大系統引領作用的“低軌物聯網星座”建設和運營切入,加大對國內民營龍頭企業的市場開放力度,在基礎電信運營資質、軌道頻率資源獲取、衛星組網、星座運營、參與國家科技計劃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特別是通過低軌衛星物聯網示范應用、政府采購、公私合營等方式支持低軌衛星物聯網產業創新發展。
第四,積極出臺促進低軌衛星物聯網產業發展的政策。研究制定商業航天及低軌衛星物聯網產業法規體系,全面規范商業發射許可證制度、保險制度等;簡化低軌衛星物聯網星座運營的監管程序,將其納入國家物聯網體系進行監管,加強政府采購對低軌衛星物聯網產業的示范支持,深化政府部門、國有企業與民營星座運營企業的商業化合作;創新低軌衛星物聯網產業投融資模式,廣泛調動社會資本參與積極性,為加快推進低軌衛星物聯網星座建設與重大示范工程的實施。
第五,加強低軌衛星物聯網產業技術創新。通過國家科技計劃項目,支持以企業為主體的低軌衛星物聯網關鍵核心技術聯合攻關,加快技術迭代升級。以企業為載體設立工程技術中心、產業技術創新中心、產業技術創新共同體等。加快制定低軌衛星物聯網產業技術標準。將低軌衛星物聯網技術標準制定提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以國家級的綜合性物聯網標準委員會牽頭,聯合企業和研究機構分類制定相關標準,加快形成國內相關標準,占領國際低軌衛星物聯網標準制高點。
第六,實施低軌衛星物聯網國家示范工程。率先在生態環境監測與保護、自然災害預警與應急救災、智慧城市、智能交通、能源互聯網、工業互聯網等領域啟動實施衛星物聯網國家示范工程,將重點工程納入國家重大項目庫,以及地方債支持項目和PPP項目庫,并安排專項資金支持。通過示范工程充分調動市場和社會的力量,加快推進低軌衛星物聯網星座建設和推廣應用,建設一批產業先導示范區。開展國際衛星物聯網示范工程,在“一帶一路”的航運、工程建設、能源、物流等領域提供示范服務。(記者 馬愛平)
關鍵詞: 低軌衛星物聯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