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韓國《中央日報》報道,2021年年內,使用韓國自主技術研發的三級運載火箭將首次在韓國境內完成發射。此外,韓國2021年還計劃發射新一代中型衛星等,完成多項航天開發項目。
韓國科學技術信息通信部(以下簡稱科技通信部)2月8日聯合16個相關部門召開“航天開發振興工作委員會”,審核通過了含以上內容的工作方案。這些都是2018年韓國政府制定的“第三次航天開發振興基本計劃”中,計劃在2021年投入6250億韓元開展的主要研發項目。
在2021年的航天開發實施計劃中,最為引人關注的,是使用韓國自主技術研發的第一個運載火箭的發射工作。
韓國政府計劃10月在全南高興郡羅老航天中心,發射韓國自主研發的“NURI號”火箭(KSLV-II)。NURI號是一款總長47.2米的三級液體引擎火箭,可載重1500公斤,一級火箭由4個75噸級的液體引擎組成,二級火箭由1個75噸級引擎、三級火箭由1個7噸級引擎組成。
目前韓國航空航天研究院正在進行一級火箭認證模型的燃燒實驗,二級和三級火箭的測試工作已經完成。
NURI號原計劃在2月發射,但2020年12月舉行的國家航天委員會決定推遲發射日期。當時科技通信部表示,“一級火箭的研發工作出現了一定調整”,“需要更多的準備時間”。
此外,韓國新一代中型衛星計劃在3月使用位于哈薩克斯坦的俄羅斯聯盟號運載火箭發射。新一代中型衛星1號也是使用韓國自主技術研發的精密地面觀測衛星,可以用來進行國土資源管理,并為韓國應對災難、災害提供精確的地面觀測影像資料。韓國還將發射用來觀測太空環境的納米衛星。
另外,計劃2022年發射的航天飛船和衛星,也將在2021年進行組裝。
首先,2021年將啟動韓國第一艘探月軌道飛船的組裝工作。美國SpaceX公司計劃在2022年發射韓國的探月軌道飛船。為此,韓國需要在2021年完成軌道飛船的組裝,并對軌道飛船系統進行調試。
韓國科技通信部部長鄭炳善表示,“2021年我們將發射使用自主技術研制的運載火箭和新一代中型衛星,成功完成我們的航天開發項目”,“我們將盡最大努力,保證成功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