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6日宣布,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號回收艙當天在澳大利亞南部著陸。該機構將對回收艙可能攜帶的微量小行星樣本進行研究,隼鳥2號探測器在釋放出回收艙后繼續其小行星探測之旅。
經過約6年的太空飛行,隼鳥2號探測器于5日在地球附近和回收艙分離。回收艙于東京時間6日3時(北京時間2時)左右降落在澳大利亞南部沙漠地帶。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將在當地進行回收并盡快將其運回日本。
隼鳥2號探測器在與回收艙分離后繼續太空之旅,預計將在2031年左右抵達編號為1998KY26的小行星進行不采樣探測。
隼鳥2號2014年12月從日本鹿兒島縣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2018年6月飛抵距離地球約3億千米的目標小行星“龍宮”附近,并對“龍宮”進行了全面的信息采集。“龍宮”直徑約1千米,它被認為含水和有機物,與約46億年前地球誕生時的狀態相近。
隼鳥2號兩次短暫著陸在小行星“龍宮”表面,并首次在小行星上制造了人造撞擊坑,執行了采集小行星地表和地下巖石樣本任務。科學家期待通過研究隼鳥2號帶回的小行星物質樣本,了解小行星的形成歷史和太陽系的演化等問題。
關鍵詞: 日本小行星探測器隼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