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自然·天文學》雜志9日報告了一項行星科學最新研究成果,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實驗室模擬結果顯示,歐羅巴(木衛二)的背面可能會發出明顯光。根據這項研究的計算結果,NASA的“歐羅巴快帆”任務(定于2020年代中期發射)將會觀察到這一現象。
木衛二被認為擁有一個被厚冰殼覆蓋的地下海洋,冰殼主要由水冰構成,而木衛二的外表面受到來自木星的高水平輻射。鑒于此,美國加州理工學院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慕希·谷迪帕提及其同事,在實驗室將鹽漬冰暴露在高能電子下,模擬了這種輻射與木衛二表面的相互作用。
研究人員發現,被輻射的冰通過一種叫做電子激發發光的過程,發出了綠光,而發光的強度取決于冰的具體成分。
研究團隊認為,“歐羅巴快帆”航天器進行低空飛越時,可以通過測量在不同的波長區域看到多少冰輝,來確定和繪制木衛二背面表面的化學成分。這種觀測也許還可以確定地下海洋的特征,例如縮小其鹽度范圍,因為經過地表劇烈作用的冰的產物和海洋物質會在地質時間尺度上進行交換。
科學家們認為,木衛二應是典型的“海洋世界”,其幾千米厚的冰層下蘊含著一個溫暖的流動海洋——這是人類探尋地外生命的首選目標。不過,籠罩木衛二的高強輻射,能把任何表面生物體趕盡殺絕。因此,從地球發射的探測器需要穿透寬達數米的堅實冰殼,才可能取到可辨認的有機樣本,而現階段的人類技術尚無法達到這一水平。
而按此前公布的計劃,NASA將在2020年之后啟動“歐羅巴快帆”項目近距離觀察木衛二,并派出登陸器重點研究;而歐洲空間局的“木星冰月探測器”(JUICE)也將于本世紀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抵達木星。
木衛二,因為其很有可能存在的流動海洋,被視作人類探尋地外生命的重要目的地。但是海洋并非裸露在外,即使人類登陸器來到木衛二,它也很難取到冰殼之下的樣本。所以,得有一種間接性觀測方式,讓人類即使接觸不到木衛二表面,也能分析出其大概的物質構成。這次,研究人員認為,木衛二背面會發光,航天器飛過木衛二時,能捕捉到這些光。分析不同波長區域看到的冰輝,就能確定地表的化學成份。期待“歐羅巴快帆”的出發,看它能帶回怎樣的影像。(記者 張夢然)
關鍵詞: 木衛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