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FAST第一次發現脈沖雙星“黑寡婦”并實現第一次脈沖星計時觀測之后,日前,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又傳來好消息,FAST又在球狀星團M92第一次探測到“紅背蜘蛛”脈沖雙星。這是FAST正式運行后對外公布的最新觀測成果。
球狀星團分布在銀河系的銀暈上,有著高達到百億年的演化歷史;這使得在其中找到的脈沖星絕大多數也都是非常年老的毫秒脈沖星。銀河系有一百多個球狀星團,這些球狀星團的恒星密度、年齡等特征不盡相同,各個球狀星團中發現的脈沖星數量也有很大差別。
迄今,人類已經在30個球狀星團中發現了157顆脈沖星。球狀星團由大量被引力束縛的恒星組成,被認為是射電脈沖星尤其是毫秒脈沖星“生產工廠”。球狀星團中心密集的恒星環境有利于誕生高速自轉脈沖星,比如可能的亞毫秒脈沖星以及未發現的黑洞等奇異系統。這些為研究廣義相對論和超高密度條件下物態提供了極端環境的天然實驗室。
天文學家把兩顆挨得很近的恒星稱為“雙星”。在脈沖星領域中,“雙星”通常指空間位置上挨得很近且有物理聯系、會相互繞轉的恒星。20世紀80年代,天文學家首次發現帶有掩食現象的毫秒脈沖星雙星系統。在這一個雙星系統中,主星是一顆毫秒脈沖星,伴星的物質會被主星的星風(類似于太陽風)加熱并帶走一部分。其中,“黑寡婦”和“紅背蜘蛛”雖然伴星質量不同,但都伴有掩食現象,都傾向于把自己的伴侶吃掉,這兩類脈沖星合稱蜘蛛脈沖星。
不久前,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博士研究生王琳、彭勃研究員,聯合曼徹斯特大學Benjamin W. Stappers教授等人,利用FAST望遠鏡對武仙座球狀星團(M13)展開脈沖星觀測研究,發現了一顆處于雙星系統中的毫秒脈沖星PSR J1641+3627F(M13F)。同時,認證了該星團中另一脈沖星M13E為掩食雙星“黑寡婦”,還獲得了M13現有脈沖星的國際最好計時結果。這是FAST對球狀星團首次高靈敏度脈沖星搜尋與計時觀測成果,填補了對球狀星團M13中脈沖星性質及分布研究的空白,被視為一個階段性的成果。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日前對外公布,天文工作者使用FAST在球狀星團M92中發現了特殊脈沖雙星系統—— “紅背蜘蛛”,天文學家可以通過脈沖星來研究球狀星團M92的演化,也為“紅背蜘蛛”系統增加了新的樣本。不過,目前,這個脈沖星雙星系統仍然有一些問題有待探索。隨著觀測的深入,以FAST的高靈敏度,未來可能發現更多如“紅背蜘蛛”系統這樣的特殊脈沖星和脈沖雙星。(記者 何星輝)
關鍵詞: 紅背蜘蛛脈沖雙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