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屏幕對比:屏占比88% vs 80% 更具生產力的3:2屏幕
——窄邊框對比
華為MateBook 13與聯想小新Air 13都采用了今年筆記本市場的流行設計——窄邊框,窄邊框提供了更好的設計感、使用沉浸感與更小巧的機身,優點數不勝數,那么問題來了,誰的邊框更窄呢?
左側為華為Matebook 13,右側為聯想小新Air 13,可以很直觀地看到,左側的屏幕邊框要比右側的更窄一些。
事實也是如此,華為Matebook 13左右兩側邊框寬度為4.4mm,而聯想小新Air 13的左右邊框寬度為6.25mm,更窄的邊框也帶來了更高的屏占比,華為/聯想的屏占比分別為88%/80%。
當然聯想小新Air 13的屏幕設計已經非常出色,但是,作為第一個提出筆記本全面屏概念的品牌,華為在屏占比上的鉆研與積累相較于其他廠商更加激進,可以這樣說,華為Matebook 13的高屏占比在同級別的13英寸筆記本中也是佼佼者。
——屏幕素質對比
說起屏幕,兩款筆記本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分辨率了,華為Matebook 13采用了2160x1400 2K級分辨率,而聯想小新Air 13則是常見的1920x1080分辨率。
在實際的近距離使用過程中,也可以明顯感覺到華為Matebook 13在圖片與字體顯示上更清晰一些。
當然分辨率只是屏幕表現的一個方面,屏幕究竟好不好還是要看兩塊屏幕的素質如何,這里筆者使用了Datacolor Spyder5 Elite紅蜘蛛5代校色儀對這兩塊屏幕的色域與亮度進行了測試。
這里聲明一點,兩款筆記本的官方標稱色域與亮度都是100% sRGB與300尼特,但具體到每個產品上會有少許差距,這里的測試結果僅代表筆者手中兩款筆記本的屏幕素質,不具普適性。
首先是屏幕色域。
左圖為華為Matebook 13的屏幕色域測試結果,右圖為聯想小新Air 13的屏幕色域測試結果。
可以看到華為的色域為99%的sRBG與76%的Adobe RGB,而聯想的色域為95%的sRGB與73%的Adobe RGB。
目前主流屏幕色域標準有NTSC、sRGB與Adobe RGB,而市場上筆記本屏幕常見的色域有45% NTSC、72% NTSC以及100% sRGB,礙于篇幅三個標準換算就不再贅述,這里簡單說一下結果,45%NTSC是色彩表現豐富度最低的一個,72% NTSC與100% sRGB說不上孰優孰劣,不過100% sRGB表現一般更穩定一些。
可以看到華為Matebook 13的屏幕色域要比聯想小新Air 13覆蓋更廣一些,不過幅度僅有4%左右,差距不大。
然后是屏幕亮度。
上表為華為Matebook 13的屏幕亮度測試結果,下表為聯想小新Air 13的屏幕亮度測試結果。
華為Matebook 13測得最低亮度為3.8 cd/m2(1尼特=1cd/m2),最高亮度為243 cd/m2;而聯想小新Air 13最低亮度為0 cd/m2,最高亮度為265 cd/m2。
亮度上聯想更高一些,但差距不大,比較意外的是聯想小新Air 13最低亮度為0 cd/m2(當然實際上并沒有全黑,還能依稀看到屏幕畫面),非常適合夜晚使用。
——3:2屏幕與16:9屏幕對比
筆者在日常工作中對比使用兩款筆記本時,總會感覺華為MateBook 13更順手一些,最初并未在意,但當兩者放到一塊時,才發現其中奧妙。
這個差別就在屏幕上,除了在邊框寬度與面板素質上的差別,華為Matebook 13與聯想小新Air 13在屏幕上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不同,那就是屏幕比例。華為Matebook 13采用了3:2比例的屏幕,而聯想小新Air 13的屏幕比例則為傳統的16:9。
筆者平時的主要工作是撰寫各類稿件,為了確保內容的真實性,總會同時打開文檔與網頁,邊寫邊搜索資料,所以經常會用到分屏功能,這時候差別就來了。
左側為聯想小新Air 13,右側為華為Matebook 13。可以看到華為Matebook 13的屏幕額外多顯示了1-2行網頁文字。
需要注意的是,上圖是在默認縮放的情況下對比的,聯想默認為120%縮放,而華為因為分辨率更高默認為150%縮放。如果將華為Matebook 13也調整到120%縮放,對比效果會更加明顯。
左側為聯想小新Air 13,右側為華為Matebook 13。在同樣的120%縮放的情況下,華為比聯想多顯示了6-7行網頁文字,頁面幾乎多顯示了1/3的內容,華為的3:2屏幕則憑借著更寬裕的高度,在同樣情況下顯示更多內容,這就造成了華為用著更順手的印象。
當然3:2并非華為專利,實際上微軟的Surface系列就普遍采用了3:2的屏幕,看起來微軟對于3:2也是青睞有加。
上一頁 1 2 34 5 6 下一頁 閱讀全文
關鍵詞: 華為Matebook13 聯想小新Air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