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定不移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實現上述戰略目標的關鍵基礎條件之一是擁有強大的自主工業軟件,而我國的工業軟件在整個信息化建設中屬于短板,眾多行業所依賴的工業軟件目前還受制于人。為此,凝聚力量盡快在工業軟件領域實現突破是當前兼具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的重大課題。稅收優惠作為重要的政策工具,在促進軟件產業發展上發揮了巨大作用。2020年,受益于各類稅收優惠政策,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重點稅源企業研發支出同比增長25.3%,為軟件產業穩步提升增添了強大動力。但是,相對于打破國外企業壟斷、提升國產工業軟件整體實力的目標要求而言,稅收支持力度仍顯不足,需要進一步完善政策、更有作為。
工業軟件特點決定了其需要特別扶持
工業軟件的本質屬性、發展規律和我國工業軟件所處的特定階段,決定了其需要政策工具的特別扶持。
首先,工業軟件具有“公共產品”的特殊性質,因此需要特別扶持。從本質上看,工業軟件是將企業知識和技術訣竅數字化、模型化、標準化、自動化,從而最大程度地促進工業技術的迭代改進和重復使用,其作用呈現出典型的公共產品特征,外部溢出效益明顯。例如,我國目前的工業軟件本身的產值在5000億元左右,但通過工業軟件所具有的放大、賦能、創新作用,可以撬動和影響約5萬億至10萬億元的工業產值。
其次,工業軟件的開發呈現“厚積而薄發”的特殊規律。工業軟件不僅僅是一款工廠使用的信息化軟件,而是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需要整合集成數學、物理、計算機科學和工程技術等多學科知識,并且需要長時間的測試和完善。目前海外成熟的工業軟件,開發周期一般都長達10余年甚至數十年,其間需要投入巨大的財力、人力,政府扶持在開發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更重要的是,我國工業軟件的發展處于“攻堅爬坡”的特殊階段,因此需要特別扶持。我國工業軟件研發起步較晚,工業核心數據積累不足,整個行業規模偏小、市場占有率低,目前正處于逐步加大自主開發力度、力爭擺脫外國“卡脖子”的關鍵時期。相對于海外龍頭工業軟件公司的巨大資本,我國工業軟件企業自身能夠聚集的資源明顯偏少偏弱,這就需要一定的政策措施來幫助企業降低開發成本、分擔開發風險、助力市場推廣。
針對性稅收優惠政策存在缺失
我國目前沒有專門針對工業軟件的稅收優惠政策。工業軟件企業可以享受的稅收優惠主要散見于面向軟件企業的稅收優惠以及普惠性的稅收優惠中,而且集中在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兩方面。
在增值稅方面,目前有3項優惠政策: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銷售其自行開發生產的軟件產品,按13%稅率征收增值稅后,對其增值稅實際稅負超過3%的部分實行即征即退政策;研發和技術服務、信息技術服務行業的一般納稅人,按照當期可抵扣進項稅額加計10%,用于抵減應納稅額;技術轉讓、技術開發和與之相關的技術咨詢、技術服務免征增值稅。
在企業所得稅方面,目前主要也有3項優惠政策:國家規劃布局內重點軟件企業減按10%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定期減免企業所得稅,即符合條件的軟件企業,第一年至第二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三年至第五年按照25%的法定稅率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技術轉讓所得減免企業所得稅,即一個納稅年度內,居民企業技術轉讓所得不超過500萬元的部分,免征企業所得稅;超過5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上述優惠盡管體現了對軟件企業的支持,但沒有突出需要優先發展的工業軟件企業。尤其是我國目前亟須扶持的工業軟件企業,大多數尚處于產品研發、測試和推廣的階段,缺少自身的“拳頭”產品,市場占有率有待提升,銷售收入和利潤很少或處于虧損狀態,難以享受上述減稅紅包。因此,需要設計有針對性的稅收扶持政策,才能夠對促進我國工業軟件的發展有所實效。
對工業軟件企業實施清單式動態管理
針對目前我國工業軟件企業技術水平和市場份額均大幅落后于國際領先企業的現狀,稅收優惠政策的著眼點和發力點既要考慮增強前端研發投入的動力,又要考慮增強后端市場競爭的實力。建議由行業主管部門和稅務部門聯合制定重點工業軟件企業目錄,實施清單式的動態管理,將開發研制對制造業發展具有基礎性、支柱性作用的平臺類軟件、設計類軟件的企業優先納入目錄。該目錄即作為享受工業軟件專門稅收優惠的范圍依據。
對于目錄內企業,一是實行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全額退還政策。取消目前留抵退稅對于增量的限制,最大程度地降低享受留抵退稅的政策門檻;同時退稅比例一律調整為100%,降低企業研發期間的成本壓力,充實企業的現金流。
二是將彌補稅前虧損的最長結轉年限延長至10年。針對工業軟件企業研發周期長、前期投入大、產品投放市場初期盈利能力低的客觀實際,加倍延長彌補虧損期限,真正兌現企業由于加大研發投入而帶來的減稅紅利。
三是對于新購置目錄內企業出品的工業軟件,視同新購置設備,允許稅前一次性全額扣除。回歸工業軟件的工業產品屬性,放寬工業軟件的稅前扣除金額和條件限制,降低工業軟件的購置成本,助力國產工業軟件擴大市場份額。
四是對于目錄內企業向教學、科研機構免費捐贈工業軟件,應免征增值稅,同時相關支出應允許全額在稅前扣除。由于工業軟件在用途上的特定性,高校和相關科研機構是應用和推廣工業軟件寶貴的初始力量。給予符合條件的捐贈活動適當的稅收優惠,有利于擴大國產工業軟件影響力、培養相關行業人才、打擊盜版,促進工業軟件領域產學研進一步合作。
(作者:國家稅務總局稅務干部學院 王郁琛)
關鍵詞: 工業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