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清技術是繼視頻數字化、高清化之后的新一輪重大技術革新,將帶動采編播、傳輸、終端等產業鏈各環節發生深刻變革。
昨日,2020世界超高清視頻(4K/8K)產業發展大會“超高清與前端制作分論壇”在穗舉行。該論壇由國家廣電總局廣播電視科學研究院、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承辦,邀請超高清制作領域和廣播電視行業專家學者、媒體行業超高清應用創新實踐團隊和企業共同探討超高清制作技術,助力超高清電視產業發展。論壇同時舉行了廣東廣播電視臺“4K節目生產發行南方中心掛牌儀式”。文、圖/方晴
市文廣旅局協同承辦分論壇
助力超高清電視產業發展
今年廣州市開通了全國第一個城市4K超高清免費頻道——南國都市頻道,獲授中國廣州超高清視頻創新產業示范園區,為打造5G+4K/8K+AI產學研用一體化自媒體平臺奠定了良好基礎。廣州現已建成5G基站3.1萬個,擁有5G用戶303.8萬戶,廣州廣播電視臺投資改建了2個4K超高清演播廳,投入8億元全面升級改造有線電視網絡,擁有54萬4K機頂盒用戶,超高清視頻產業集群效應正逐步呈現。
在此次分論壇籌備過程中,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協同國家廣電總局廣播電視科學研究院積極推進,力求準確把握分論壇“提升超高清制作技術,助力超高清電視產業發展”這一要求目標。在邀請嘉賓方面,從推進超高清與前端制作領域產學研用各方的深度合作方面考慮,邀請了8位國內外具有影響力的專家、產業鏈主導企業負責人參加主題演講、對話。
為更好拓寬行業人才視野,推動信息產業、傳媒影視乃至經濟社會創新發展,提升廣播電視傳播力、影響力和輿論引導力,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組織廣州市廣播電視臺、各區融媒體中心、廣州珠江數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持證網絡視聽節目服務機構及我市部分影視制作公司參與此次分論壇活動。
4K HDR和高清SDR同時制作易出現色彩失真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廣播科學研究院電視技術研究所副所長郭曉強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廣播科學研究院電視技術研究所副所長郭曉強帶來了《4K超高清電視節目制作技術實施指南》的解讀。他表示,目前4K超高清電視節目制播仍存在流程不規范、技術不達標的問題,如畫面亮度過高、畫面缺乏層次感和對比度;4K HDR和高清SDR同時制作時高清亮度偏高、色彩失真等?!秾嵤┲改稀分饕?K超高清電視節目制作參考電平、信號格式、信號監看;4K HDR和高清SDR映射、轉換方法建議;HDR和SDR同時制作的節目制作流程;超高清節目制作設備控制要求等。
建議引入學院光譜相似度指數制作超高清視頻
原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副總工程師杜百川
原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副總工程師杜百川帶來關于超高清制作燈光顯色指標的技術分享。他表示,顯色指數(CRI Color rendering index)是國際公認的評估光源顯色的最常用指標,但這一指標也有局限性,不能保證場景中具有精確色彩關系的皮膚、服裝和其他視覺元素的忠實呈現。此外,由于照明和攝影新技術的引入,影響彩色的變量也在增加。因此他建議引入學院光譜相似度指數SSI,這一指數不直接描述色彩呈現本身,而是定量比較燈具與參考光源SPD,在給定的光譜區域中,如果測試燈具的SPD與參考光源的SPD相匹配,用戶可以期待有匹配的彩色呈現。
5G時代 AI可“云制作”超高清音視頻
杜比實驗室國際技術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研究高級總監Claus Bauer
杜比實驗室國際技術服務(北京)有限公司研究高級總監Claus Bauer分享了超高清制作的新應用和新趨勢。5G的高帶寬足以支持超高清音視頻制作的“云化”,“以后我們可以把所有的音頻、視頻的內容以及所有的工具放到云里,可以用云進行制作,甚至可以在云里跑最前沿的AI算法,自動編輯內容。”Bauer展望。
遠程制作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杭州當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陳剛
東京奧運會、北京冬奧會、杭州亞運會……杭州當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陳剛看到,專業級現場直播需求正在興起,如何實現更加高效和更低成本的制作?遠程制作解決方案是答案。
“我們在現場只需要部署攝像機和編碼系統的簡單設備,只需要攝像師進行拍攝,不需要完整的轉播團隊。在編碼手段上提供高質量的編碼、低時延的傳輸,通過同步的技術可以接近傳統的質量。”陳剛說。
他認為,遠程制作可以帶來幾個收益:一是減少轉播車和轉播團隊外出所帶來的巨大投入。二是中心制作可以加速設備流轉,減少轉播時間,提升轉播效率。三是打通各場館之間的信號,全機位協同制作并多樣化播出。四是簡化轉播流程。
超高清內容是可支撐多種服務的技術體系
體奧動力(北京)體育傳播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祝建平
體奧動力(北京)體育傳播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祝建平表示,超高清內容不是一個單一的內容產品,而是一個技術體系,在同一場比賽可以提供高清、超高清、多機位、VR的多場景體系,可直接為下游平臺提供更多的服務。
關鍵詞: 4K時代